为您提供入党申请书、读后感、检讨书、自我鉴定、思想汇报、自我评价、入党誓词、等各类知识经验文章供你学习参考。

小学生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8篇)

彭永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小学生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8篇)

相信很多人都在为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发愁,在现实学习生活中,大家都背过各种知识点吧?知识点是指某个模块知识的重点、核心内容、关键部分。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小学生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仅供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小学生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小学生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篇1

一、学习目标:

1.使学生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2.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并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3.使学生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4.理解并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会进行分数除法计算;

5.理解比的意义,知道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并能类推出比的基本性质。能够正确地化简比和求比值;

6.使学生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理解直径与半径的相互关系;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掌握圆周率的近似值。

7.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求圆的周长与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计算圆的周长与面积。

二、学习难点:

1.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正确区分列和行的顺序;

2.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3.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4.圆的周长和圆周率的意义,圆周长公式的推导过程;

5.百分数的意义,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应用题;

6.理解圆周率“π”;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以及画具有定半径或直径的圆;

7.理解比的意义。

三、知识点概念总结:

1.分数乘法:分数的分子与分子相乘,分母与分母相乘,能约分的要先约分。

2.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但分子分母不能为零。

3.分数乘法意义: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一个数与分数相乘,可以看作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4.分数乘整数:数形结合、转化化归

5.倒数:乘积是1的两个数叫做互为倒数。

6.分数的倒数:找一个分数的倒数,例如3/4,把3/4这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交换位置,把原来的分子做分母,原来的分母做分子,则是4/3,3/4是4/3的倒数,也可以说4/3是3/4的倒数。

7.整数的倒数:找一个整数的倒数,例如12,把12化成分数,即12/1,再把12/1这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交换位置,把原来的分子做分母,原来的分母做分子。则是1/12,12是1/12的倒数。

8.小数的倒数:

普通算法:找一个小数的倒数,例如0.25,把0.25化成分数,即1/4,再把1/4这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交换位置,把原来的分子做分母,原来的分母做分子。则是4/1

9.用1计算法:也可以用1去除以这个数,例如0.25,1/0.25等于4,所以0.25的倒数4,因为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分数、整数也都使用这种规律。

10.分数除法:分数除法是分数乘法的逆运算。

11.分数除法计算法则: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

12.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都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

13.分数除法应用题:先找单位1.单位1已知,求部分量或对应分率用乘法,求单位1用除法。

14.比和比例:比和比例一直是学数学容易弄混的几大问题之一,其实它们之间的问题完全可以用一句话概括:比,等同于算式中等号左边的式子,是式子的一种(如:a:b);比例,由至少两个称为比的式子由等号连接而成,且这两个比的比值是相同(如:a:b=c:d)。

所以,比和比例的联系就可以说成是:比是比例的一部分;而比例是由至少两个比值相等的比组合而成的。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是比的意义。比例有4项,前项后项各2个。

15.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都乘以或除以一个不为零的数。比值不变。比的性质用于化简比。

比表示两个数相除;只有两个项:比的前项和后项。

比例是一个等式,表示两个比相等;有四个项:两个外项和两个内项。

16.比例的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乘积等于两个内项的乘积。比例的性质用于解比例。

17.比和比例的区别:

(1)意义、项数、各部分名称不同。比表示两个数相除;只有两个项:比的前项和后项。如:a:b这是比比例是一个等式,表示两个比相等;有四个项:两个外项和两个内项。a:b=3:4这是比例。

(2)比的基本性质和比例的基本性质意义不同、应用不同。比的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都乘或除以一个不为零的数。比值不变。比例的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乘积等于两个内项的乘积相等。比例的性质用于解比例。联系:比例是由两个相等的比组成。

18.比和比例的意义:

比的意义是两个数的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而比例的意义是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是叫做比例。比是表示两个数相除,有两项;比例是一个等式,表示两个比相等,有四项。因此,比和比例的意义也有所不同。而且,比号没有括号的含义而另一种形式,分数有括号的含义!

19.比和比例的联系:

比和比例有着密切联系。比是研究两个量之间的关系,所以它有两项;比例是研究相关联的两种量中两组相对应数的关系,所以比例是由四项组成。比例是由比组成的,如果没有两种量的比,比例就不会存在。比例是比的发展,如果把比例式中右边的比看成一个数,比和比例此时又可以统一起来。如果两个比相等,那么这两个比就可以组成比例。成比例的两个比的比值一定相等。

20.圆:平面上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所有点组成的图形叫做圆。

21.圆心:圆任意两条对称轴的交点为圆心。注:圆心一般符号O表示

22.直径: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圆的直径。直径一般用字母d表示。

23.半径: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圆的半径。半径一般用字母r表示。

圆的直径和半径都有无数条。圆是轴对称图形,每条直径所在的直线是圆的对称轴。在同圆或等圆中:直径是半径的2倍,半径是直径的二分之一。d=2r或r=d/2。

圆的半径或直径决定圆的大小,圆心决定圆的位置。

24.圆的周长: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度叫做圆的周长,用字母C表示。

25.圆周率: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叫做圆周率。

圆的周长除以直径的商是一个固定的数,把它叫做圆周率,它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无理数),用字母π表示。计算时,通常取它的近似值,π≈3.14。

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90°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径。

26.圆的面积公式:圆所占平面的大小叫做圆的面积。πr2;用字母S表示。

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是圆心角的二分之一。

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所对的弦相等,所对的弦心距也相等。

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条弧相等,那么他们所对的圆心角相等,所对的弦相等,所对的弦心距也相等。

27.周长计算公式:

(1)已知直径:C=πd

(2)已知半径:C=2πr

(3)已知周长:D=c/π

(4)圆周长的一半:1/2周长(曲线)

(5)半圆的周长:1/2周长+直径(π÷2+1)

28.面积计算公式:

(1)已知半径:S=πr2

(2)已知直径:S=π(d/2)2

(3)已知周长:S=π[c÷(2π)]2

29.百分数与分数的区别:

(1)意义不同。百分数是“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它只能表示两数之间的倍数关系,不能表示某一具体数量。因此,百分数后面不能带单位名称。分数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或几份的数”。分数还可以表示两数之间的倍数关系.

(2)应用范围不同。百分数在生产、工作和生活中,常用于调查、统计、分析与比较。而分数常常是在测量、计算中,得不到整数结果时使用。

(3)书写形式不同。百分数通常不写成分数形式,而采用百分号“%”来表示。因此,不论百分数的分子、分母之间有多少个公约数,都不约分;百分数的分子可以是自然数,也可以是小数。

而分数的分子只能是自然数,它的表示形式有: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计算结果不是最简分数的一般要通过约分化成最简分数,是假分数的要化成带分数。任何一个百分数都可以写成分母是100的分数,而分母是100的分数并不都具有百分数的意义.

(4)百分数不能带单位名称;当分数表示具体数时可带单位名称。

30.百分数应用:

百分数一般有三种情况:①100%以上,如:增长率、增产率等。②100%以下,如:发芽率、成长率等。③刚好100%,如:正确率,合格率等。

31.百分数的意义:

百分数只可以表示分率,而不能表示具体量,所以不能带单位。百分数概念的形成应以学生实际生活中的事例或工农业生产中的事例引入。

32.日常应用:

每天在电视里的天气预报节目中,都会报出当天晚上和明天白天的天气状况、降水概率等,提示大家提前做好准备,就像今天的夜晚的降水概率是20%,明天白天有五~六级大风,降水概率是10%,早晚应增加衣服。20%、10%让人一目了然,既清楚又简练。

知识点扩展

1.圆的定义:

几何说:平面上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所有点组成的图形叫做圆。定点称为圆心,定长称为半径。

轨迹说:平面上一动点以一定点为中心,一定长为距离运动一周的轨迹称为圆周,简称圆。

集合说: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叫做圆。

2.圆弧和弦:圆上任意两点间的部分叫做圆弧,简称弧。大于半圆的弧称为优弧,小于半圆的弧称为劣弧,半圆既不是优弧,也不是劣弧。连接圆上任意两点的线段叫做弦。圆中最长的弦为直径。

3.圆心角和圆周角:顶点在圆心上的角叫做圆心角。顶点在圆周上,且它的两边分别与圆有另一个交点的角叫做圆周角。

4.内心和外心:和三角形三边都相切的圆叫做这个三角形的内切圆,其圆心称为内心。过三角形的三个顶点的圆叫做三角形的外接圆,其圆心叫做三角形的外心。

5.扇形:在圆上,由两条半径和一段弧围成的图形叫做扇形。圆锥侧面展开图是一个扇形。这个扇形的半径称为圆锥的母线。

6.圆的种类:(1)整体圆形,(2)弧形圆,(3)扁圆,(4)椭形圆,(5)缠丝圆,(6)螺旋圆,(7)圆中圆、圆外圆,(8)重圆,(9)横圆,(10)竖圆,(11)斜圆。

7.圆和点的位置关系:圆和点的位置关系:以点P与圆O的为例(设P是一点,则PO是点到圆心的距离),P在⊙O外,PO>r;P在⊙O上,PO=r;P在⊙O内,0≤PO

8.百分数的由来:200多年前,瑞士数学家欧拉,在《通用算术》一书中说,要想把7米长的一根绳子分成三等份是不可能的,因为找不到一个合适的数来表示它。如果我们把它分成三等份,每份是7/3米,就是一种新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分数。而后,人们在分数的基础上又以100做基数,发明了百分数。

六年级上册数学学习方法

养成良好的学习数学习惯

多质疑、勤思考、好动手、重归纳、注意应用。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要把教师所传授的知识翻译成为自己的特殊语言,并永久记忆在自己的脑海中。良好的学习数学习惯包括课前自学、专心上课、及时复习、独立作业、解决疑难、系统小结和课外学习几个方面。

及时了解、掌握常用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中学数学学习要重点掌握的的数学思想有以上几个:集合与对应思想,分类讨论思想,数形结合思想,运动思想,转化思想,变换思想。

有了数学思想以后,还要掌握具体的方法,比如:换元、待定系数、数学归纳法、分析法、综合法、反证法等等。在具体的方法中,常用的有:观察与实验,联想与类比,比较与分类,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一般与特殊,有限与无限,抽象与概括等。

逐步形成“以我为主”的学习模式

数学不是靠老师教会的,而是在老师的引导下,靠自己主动的思维活动去获取的。学习数学一定要讲究“活”,只看书不做题不行,只埋头做题不总结积累也不行。记数学笔记,特别是对概念理解的不同侧面和数学规律,教师在课堂中拓展的课外知识。记录下来本章你觉得最有价值的思想方法或例题,以及你还存在的未解决的问题,以便今后将其补上。

要建立数学纠错本。把平时容易出现错误的知识或推理记载下来,以防再犯。争取做到:找错、析错、改错、防错。达到:能从反面入手深入理解正确东西;能由果朔因把错误原因弄个水落石出、以便对症下药;解答问题完整、推理严密。

六年级上册数学学习技巧

1.“方程”思想

数学是研究事物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初中阶段最重要的数量关系是平等关系,其次是不平等关系。最常见的等价关系是“方程”。例如,在等速运动中,距离、速度和时间之间存在等价关系,可以建立相关方程:速度时间=距离。在这样的方程中,通常会有已知的量和未知量。含有这种未知量的方程是“方程”,它可以从方程中已知的量导出。未知量的过程是求解方程的过程。我们在小学时接触过简单的方程,而在初中第一年,我们系统地学习解一变量的第一个方程,并总结出解一变量的第一个方程的五个步骤。如果我们学习并掌握这五个步骤,任何一个等式都能顺利地解决。在2年级和3年级,我们还将学习解决二次方程、二次方程和简单三角方程。在高中,我们还学习指数方程、对数方程、线性方程、参数方程、极坐标方程等。求解这些方程的思想几乎是相同的。通过一些方法,将它们转化为一元一阶方程或一元二次方程的形式,然后通过求解一元一阶方程或求一元二次方程根公式的常用五步法求解。物理中的能量守恒、化学中的化学平衡方程以及大量实际应用都需要建立方程和求解方程才能得到结果。因此,学生必须学会如何解一维一阶方程和一维二阶方程,然后才能学好其他形式的方程。

所谓的“方程”思想是数学问题,特别是未知现实见面和已知数量的复杂关系,善于利用“方程”的观点建立相关方程,然后利用求解方程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2.“数与形相结合”的思想

数字和形状在世界各地随处可见。任何东西,除去它的定性方面,都是留给数学研究的,只有形状和尺寸的属性。代数和几何是初中数学的两个分支。然而,代数的研究依赖于“形式”,而几何学则依赖于“数”,而“数与形的结合”则是一种趋势。我们学得越多,“数字”和“形状”就越不可分割,在高

中时,“数字”和“形状”是密不可分的。有一门关于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问题的课程,叫做“分析几何”。第三年,平面笛卡尔坐标系建立后,函数的研究就离不开图像。通过图像的帮助,很容易找到问题的关键点,解决问题。在今后的数学学习中,应重视“数与形相结合”的思维训练。只要任何问题都与“形状”有关,就应该根据主题的含义起草一个草图来分析它。这样做不仅是直观的,而且是全面的。诚信强,容易找到切入点,对解决问题有很大的益处。品尝甜味的人会逐渐养成“数形结合”的好习惯。

小学生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篇2

扇形统计图的意义:

1、扇形统计图的意义:用整个圆的面积表示总数,用圆内各个扇形面积表示各部分数量同总数之间关系,也就是各部分数量占总数的百分比,因此也叫百分比图。

2、常用统计图的优点:

(1)条形统计图直观显示每个数量的多少。

(2)折线统计图不仅直观显示数量的增减变化,还可清晰看出各个数量的多少。

(3)扇形统计图直观显示部分和总量的关系。

数学广角——数与形:

2+4+6+8+10+12+14+16+18+20=(110)

规律:从2开始的n个连续偶数的和等于n×(n+1)。

10×(10+1)=10×11=110

从1开始的连续奇数的和正好是这串数个数的平方。

位置与方向:

1、什么是数对?

数对:由两个数组成,中间用逗号隔开,用括号括起来。括号里面的数由左至右为列数和行数,即“先列后行”。

数对的作用:确定一个点的位置。经度和纬度就是这个原理。

2、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1)、先找观测点;(2)、再定方向(看方向夹角的度数);(3)、最后确定距离(看比例尺)。

描绘路线图的关键是选好观测点,建立方向标,确定方向和路程。

位置关系的相对性:两地的位置具有相对性在叙述两地的位置关系时,观测点不同,叙述的方向正好相反,而度数和距离正好相等。

相对位置:东——西;南——北;南偏东——北偏西。

数学梯形面积与周长公式:

梯形的面积公式:(上底+下底)×高÷2。

用字母表示:(a+b)×h÷2

梯形的面积公式2:中位线×高

用字母表示:l·h(l表示中位线长度)

另外对角线互相垂直的梯形:对角线×对角线÷2

梯形的周长公式:上底+下底+腰+腰,用字母表示:L=a+b+c+d

等腰梯形的周长公式:上底+下底+2腰,用字母表示:a+c+2b。

数学分数的加减法知识点:

1、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

2、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通分,再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方法进行计算。

3、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在一个算式中,如果含有括号,应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如果只含有同一级运算,应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小学生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篇3

(一)、比的意义

1、比的意义: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2、在两个数的比中,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例如15:10=15÷10=3/2(比值通常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小数或整数表示)

15∶10=3/2

前项比号后项比值

3、比可以表示两个相同量的关系,即倍数关系。例:长是宽的几倍。

也可以表示两个不同量的比,得到一个新量。例:路程÷速度=时间。

4、区分比和比值

比:表示两个数的关系,可以写成比的形式,也可以用分数表示。

比值:相当于商,是一个数,可以是整数,分数,也可以是小数。

5、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两个数的比也可以写成分数形式。

6、比和除法、分数的联系:

比前项比号“:”后项比值

除法被除数除号“÷”除数商

分数分子分数线“—”分母分数值

7、比和除法、分数的区别:除法是一种运算,分数是一个数,比表示两个数的关系。

8、根据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可以理解比的后项不能为0。

9、体育比赛中出现两队的分是2:0等,这只是一种记分的形式,不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关系。

10、求比值:用前项除以后项,结果是写为分数(不会约分的就不约分)

例如:15∶10=15÷10=15/10=3/2

(二)、比的基本性质

1、根据比、除法、分数的关系:

商不变的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时(0除外),分数值不变。

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2、最简整数比:比的前项和后项都是整数,并且是互质数,这样的比就是最简整数比。

3、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可以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4。化简比:

(2)用求比值的方法。注意:最后结果要写成比的形式。

例如:15∶10=15÷10=15/10=3/2=3∶2

还可以15∶10=15÷10=3/2最简整数比是3∶2

5、比中有单位的,化简和求比值时要把单位化相同再化简和求比值,结果没有单位。

6。按比例分配: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来进行分配。这种方法通常叫做按比例分配。一般有两种解题法

1,用分率解:按比例分配通常把总量看作单位一,即转化成分率。要先求出总份数,再求出几份占总份数的几分之几,最后再用总量分别乘几分之几。

例如:有糖水25克,糖和水的比为1:4,糖和水分别有几克?

1+4=5糖占1/5用25×1/5得到糖的数量,水占4/5用25×4/5得到水的数量。

2,用份数解:要先求出总份数,再求出每一份是多少,最后分别求出几份是多少。

例如:有糖水25克,糖和水的比为1:4,糖和水分别有几克?

糖和水的份数一共有1+4=5一份就是25÷5=5糖有1份就是5×1水有4分就是5×4

小学数学新课标的基本理念

1。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2。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数学模型可以有效地描述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数学为其他科学提供了语言、思想和方法,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数学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像力和创造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3。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小学数学广角知识点

1、数不仅可以用来表示数量和顺序,还可以用来编码。

2、邮政编码:由6位组成,前2位表示省(直辖市、自治区),前3位表示邮区,前4位表示县(市),最后2位表示投递局(所)。

3、身份证号码:由18位组成,(1)前1、2位数字表示:所在省份的代码;(2)第3、4位数字表示:所在城市的代码;

(3)第5、6位数字表示:所在区县的代码;

(4)第7~14位数字表示:出生年、月、日;

(5)第15、16位数字表示:所在地的派出所的代码;

(6)第17位数字表示性别:奇数表示男性,偶数表示女性;

(7)第18位数字是校检码:用来检验身份证的正确性。校检码可以是0~9的数字,有时也用x表示。

小学生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篇4

一、扇形统计图的意义:

用整个圆的面积表示总数,用圆内各个扇形面积表示各部分数量同总数之间的关系。

也就是各部分数量占总数的百分比(因此也叫百分比图)。

二、常用统计图的优点:

1、条形统计图:可以清楚的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

2、折线统计图:不仅可以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还可以清晰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3、扇形统计图:能够清楚的反映出各部分数量同总数之间的关系。

三、扇形的面积大小:在同一个圆中,扇形的大小与这个扇形的圆心角的大小有关,圆心角越大,扇形越大。(因此扇形面积占圆面积的百分比,同时也是该扇形圆心角度数占圆周角度数的百分比。)

四统计图:复式折线统计图是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描出各点,然后把各点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以折线的上升或下降来表示统计数量增减变化。折线统计图不但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还能够清楚的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小学数学图形的变换知识点

1、轴对称图形: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对折,两边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2、成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性质:①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②对称点的连线与对称轴垂直;③对称轴两边的图形大小形状完全相同。

3、物体旋转时应抓住三点:①旋转中心;②旋转方向;③旋转角度。旋转只改变物体的位置,不改变物体的形状、大小。

六年级数学必考难题整理

1圆柱侧面积

1.王师傅用面积是9.42平方分米的铁皮做成了一个长2分米的烟囱(接头处忽略不计)则,这个烟囱的横截面的直径是多少?

解:横截面的周长:9.42/2=4.71(分米)

横截面的直径:4.71/3.14=1.5(分米)

答:这个烟囱的横截面的直径是1.5分米。

2计算整除

2.只修改970405的某一个数字,就可使修改后的六位数能被225整除,修改后的六位数是_____。

解:逆向思考:因为225=25×9,且25和9互质,所以,只要修改后的数能分别被25和9整除,这个数就能被225整除。我们来分别考察能被25和9整除的情形。由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末两位数能被25整除)知,修改后的六位数的末两位数可能是25,或75。再据能被9整除的数的特征(各位上的数字之和能被9整除)检验,得9+7+0+4+5=25,25+2=27,25+7=32。故知,修改后的六位数是970425。

3路程问题

3.车队向灾区运送一批救灾物资,去时每小时行80km,5小时到达灾区。回来时每小时行100km,这支车队要多长时间能够返回出发地?

解:80×5÷100=400÷100=4(小时)

答:这支车队要四个小时能够返回出发地。

小学生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篇5

1. 位置的表示方法: A(列,行)如:A(3,4)表示A点在第三列第四行。

一般先看横的数字,再看竖的数字,注意中间是逗号

2.分数乘法的意义:一个数×分数

分数×一个数

3.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1的倒数是1 0没有倒数

4.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5.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比值通常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分数或整数

6.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7.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的比值叫做圆周率,用兀来表示,兀≈3.14

8.有关圆的公式:

C= 兀d = 2兀r S =兀r 2

d=C÷兀 d=2 r r = d÷2 r = C÷兀÷2

圆环的面积S = 兀 R 2-兀 r 2

9.原价×折扣=现价 营业额×税率=应纳税额 本金×利率×时间=利息

10.条形统计图:可以清楚的看出数据的多少

折线统计图:可以清楚的看出数据的增减变化趋势

扇形统计图:可以清楚的看出各部分同总数之间的关系

六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

一、比例

1、比例的基本性质是在比例里两内项积等于两外项积。

2、用x 和 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比值(一定),那么正比例关系表示为:

Y : x = k(一定)

3、用x 和 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乘积(一定),那么反比例关系表示为:

Xy=k(一定)

二、数与代数(复习)

1、自然数和0都是整数。

2、自然数:我们在数物体的时候,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1,2,3……叫做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

3、计数单位: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这样的计数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4、数位:计数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5、数的整除:整数a除以整数b(b ≠ 0),除得的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a能被b整除,或者说b能整除a 。

6:倍数和因数:如果数a能被数b(b ≠ 0)整除,a就叫做b的倍数,b就叫做a的因数。倍数和因数是相互依存的。 因为35能被7整除,所以35是7的倍数,7是35的因数。

7、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的因数是它本身。例如:10的因数有1、2、5、10,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的因数是10。

8、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3的倍数有:3、6、9、…其中最小的倍数是3 ,没有的倍数。

9、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偶数。 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奇数。 0也是偶数。自然数按能否被2 整除的特征可分为奇数和偶数。

10、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100以内的质数有:2、3、5、7、11、13、17、19、23、29、31、37、41、43、47、53、59、61、67、71、73、79、83、89、97。

11、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例如 4、6、8、9、12都是合数。

12、1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自然数除了1外,不是质数就是合数。如果把自然数按其因数的个数的不同分类,可分为质数、合数和1。

13、每个合数都可以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其中每个质数都是这个合数的因数,叫做这个合数的质因数,例如15=3×5,3和5 叫做15的质因数。

14、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因数。其中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因数,例如12的因数有1、2、3、4、6、12;18的因数有1、2、3、6、9、18。其中,1、2、3、6是12和1 8的公因数,6是它们的公因数。

15、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成互质关系的两个数,有下列几种情况:

16、如果较小数是较大数的因数,那么较小数就是这两个数的公因数。

17、如果两个数是互质数,它们的公因数就是1。

18、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如2的倍数有2、4、6 、8、10、12、14、16、18 ……

3的倍数有3、6、9、12、15、18 …… 其中6、12、18……是2、3的公倍数,6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19、如果较大数是较小数的倍数,那么较大数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如果两个数是互质数,那么这两个数的积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20、几个数的公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而几个数的公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二)小数

1、小数的意义 :把整数1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 得到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 可以用小数表示。

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

2、一个小数由整数部分、小数部分和小数点部分组成。数中的圆点叫做小数点,小数点左边的数是整数部分,小数点右边的数叫做小数部分。

3、在小数里,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小数部分的分数单位“十分之一”和整数部分的最低单位“一”之间的进率也是10。

(三)分数

1、分数的意义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做分数。在分数里,中间的横线叫做分数线;分数线下面的数,叫做分母,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多少份;分数线下面的数叫做分子,表示有这样的多少份。

2、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

3、分数的分类

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 假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带分数:假分数可以写成整数与真分数合成的数,通常叫做带分数。

4、约分:把一个分数化成同它相等但是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 ,叫做约分。

5、分子分母是互质数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6、把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做通分。

(四) 约分和通分

1、约分的方法:用分子和分母的公因数(1除外)去除分子、分母;通常要除到得出最简分数为止。

2、通分的方法:先求出原来的几个分数分母的最小公倍数,然后把各分数化成用这个最小公倍数作分母的分数。

三 性质和规律

1、商不变的规律 :商不变的规律: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者同时缩小相同的倍,商不变。

2、小数的性质:在小数的末尾添上零或者去掉零小数的大小不变。

3、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1)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原来的数就扩大1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原来的数就扩大10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原来的数就扩大1000倍……

(2)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原来的数就缩小10倍;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原来的数就缩小100倍;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原来的数就缩小1000倍……

(3)小数点向左移或者向右移位数不够时,要用“0"补足位。

(五)分数的基本性质

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乘以或者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六)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1. 被除数÷除数= 被除数/除数

2. 因为零不能作除数,所以分数的分母不能为零。

3. 被除数 相当于分子,除数相当于分母。

四 运算的意义

(一)整数四则运算

加数+加数=和

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被减数-减数=差

被减数=减数+差

减数=被减数-差

一个因数× 一个因数 =积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被除数÷除数=商

除数=被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二)运算定律

1. 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即a+b=b+a 。

2. 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和第一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即(a+b)+c=a+(b+c) 。

3. 乘法交换律:

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即a×b=b×a。

4. 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即(a×b)×c=a×(b×c) 。

5. 乘法分配律:

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即(a+b)×c=a×c+b×c 。

6. 减法的性质:

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几个数,可以从这个数里减去所有减数的和,差不变,即a-b-c=a-(b+c) 。

(三)运算法则

1. 整数加法计算法则:

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

2. 整数减法计算法则:

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它的前一位退一作十,和本位上的数合并在一起,再减。

3. 整数乘法计算法则:

先用一个因数每一位上的数分别去乘另一个因数各个数位上的数,用因数哪一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数的末尾就对齐哪一位,然后把各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4. 整数除法计算法则:

先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除数是几位数,就看被除数的前几位;如果不够除,就多看一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的上面。如果哪一位上不够商1,要补“0”占位。每次除得的余数要小于除数。

5. 小数乘法法则:

先按照整数乘法的计算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如果位数不够,就用“0”补足。

6.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法则:

先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余数后面添“0”,再继续除。

7.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法则:

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的补“0”),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法则进行计算。

8.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

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

9.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

先通分,然后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的法则进行计算。

10. 带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整数部分和分数部分分别相加减,再把所得的数合并起来。

(一)小数乘除法的意义及法则

1. 小数乘法意义:

小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例:3.5×4表示4个3.5相加是多少。或表示3.5的4倍是多少。

一个数乘小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不同,是求这个数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例:25×0.17,表示25的百分之十七是多少。

2. 小数除法的意义

小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例: 表示已知两个因数的积是0.75和其中一个因数0.5,求另一个因数是多少。或表示0.75是0.5的多少倍。

(二)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

1. 小数乘法法则:

(1)先按照整数乘法的法则计算;

(2)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2. 小数除法法则:

(1)先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去除;

(2)商的小数点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3)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余数后面添0再继续除。

二、 度量衡

长度单位换算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米=100厘米

1厘米=10毫米

面积单位换算

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体(容)积单位换算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分米=1升

1立方厘米=1毫升

1立方米=1000升

重量单位换算

1吨=1000 千克

1千克=1000克

1千克=1公斤

人民币单位换算

1元=10角

1角=10分

1元=100分

时间单位换算

1世纪=100年 1年=12月

大月(31天)有:135781012月

小月(30天)的有:46911月

平年2月28天, 闰年2月29天

平年全年365天, 闰年全年366天

1日=24小时 1时=60分

1分=60秒 1时=3600秒

代数初步知识

一、用字母表示数

1 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

2用字母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运算定律和性质、几何形体的计算公式

(1)常见的数量关系

路程用s表示,速度v用表示,时间用t表示,三者之间的关系:

s=vt v=s/t t=s/v

总价用a表示,单价用b表示,数量用c表示,三者之间的关系:

a=bc b=a/c c=a/b

(2)运算定律和性质

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

减法的性质:a-(b+c) =a-b-c

(3)用字母表示几何形体的公式

长方形的长用a表示,宽用b表示,周长用c表示,面积用s表示。 c=2(a+b) s=ab

正方形的边长a用表示,周长用c表示,面积用s表示。 c=4a s=a2

平行四边形的底a用表示,高用h表示,面积用s表示。 s=ah

三角形的底用a表示,高用h表示,面积用s表示。

s=ah/2

梯形的上底用a表示,下底b用表示,高用h表示, s=(a+b)h/2

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

1 、正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 周长=边长×4 C=4a 面积=边长×边长 S=a×a

2 、正方体 V:体积 a:棱长 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a×a×6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a×a

3 、长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

周长=(长+宽)×2

C=2(a+b)

面积=长×宽

S=ab

4 、长方体

V:体积 s:面积 a:长 b: 宽 h:高

(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

(2)体积=长×宽×高

V=abh

5 三角形

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2

s=ah÷2

三角形高=面积 ×2÷底

三角形底=面积 ×2÷高

6 平行四边形

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

s=ah

7 梯形

s面积 a上底 b下底 h高

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 h÷2

8 圆形

S面积 C周长 ∏ d=直径 r=半径

(1)周长=直径×∏=2×∏×半径

C=∏d=2∏r

(2)面积=半径×半径×∏

9 圆柱体

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c:底面周长

(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

(3)体积=底面积×高

(4)体积=侧面积÷2×半径

10 圆锥体

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体积=底面积×高÷3

11、直径=半径×2 d=2r 半径=直径÷2 r= d÷2

12、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率×半径×2 c=πd =2πr

13、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

(二)分数和百分数的应用

1、分数加减法应用题:分数加减法的应用题与整数加减法的应用题的结构、数量关系和解题方法基本相同,所不同的只是在已知数或未知数中含有分数。

2、分数乘法应用题:是指已知一个数,求它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

特征:已知单位“1”的量和分率,求与分率所对应的实际数量。

解题关键:准确判断单位“1”的量。找准要求问题所对应的分率,然后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正确列式。

3、分数除法应用题:

(1)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是多少。

特征:已知一个数和另一个数,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一个数”是比较量,“另一个数”是标准量。求分率或百分率,也就是求他们的倍数关系。

解题关键:从问题入手,搞清把谁看作标准的数也就是把谁看作了“单位一”,谁和单位一的量作比较,谁就作被除数。

甲是乙的几分之几(百分之几):甲是比较量,乙是标准量,用甲除以乙。

甲比乙多(或少)几分之几(百分之几):甲减乙比乙多(或少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关系式:(甲数减乙数)/乙数或(甲数减乙数)/甲数 。

(2)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 )是多少 ,求这个数。

特征:已知一个实际数量和它相对应的分率,求单位“1”的量。

解题关键: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列方程,或者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列算式,但必须找准和分率相对应的已知实际数量。

4、百分率:

发芽率=发芽种子数/试验种子数×100%

小麦的出粉率= 面粉的重量/小麦的重量×100%

产品的合格率=合格的产品数/产品总数×100%

职工的出勤率=实际出勤人数/应出勤人数×100%

5、工程问题:是分数应用题的特例,它与整数的工作问题有着密切的联系。它是探讨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三个数量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种应用题。

解题关键:把工作总量看作单位“1”,工作效率就是工作时间的倒数,然后根据题目的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公式。

数量关系: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时间

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和=合作时间

数学六年级学习方法

首先:课前复习。就是上课前花两三分钟把书本本节课要学的内容看一遍。仅仅是看一遍,过一遍。这样上课老师讲自己不但可以跟上老师节奏还可以再次巩固。其余不要干其他多余的事。

其次:上课时候一定要专心听讲,如果觉得老师这里讲得都懂了的话可以自己翻书看后面的内容。做习题的时候一定要一道一道往过做,不要越题做。因为对于课本来说这些都是基础,只有基础完全掌握后才能做难题。上课过程中第一次接触到的知识点概念等,一定一定要当堂背过。不然以后很难背过,不要妄想考前抱佛教再背

另外要把笔记记准确,知道自己需要记什么不需要记什么,憋一个劲地往书上搬。字不要求整齐,自己能看懂就行。课本资料书上有例题,多看多记方法。先看课本基础,在看资料书上着重的。例题的方法一定一定要理解,不要去背!接着下课再看笔记,只是略微巩固记住。

数学六年级学习技巧

养成良好的课前和课后学习习惯:在当前高中数学学习中,培养正确的学习习惯是一项重要的学习技能。虽然有一种刻板印象的猜疑,但在高中数学学习真的是反复尝试和错误的。学生们不得不预习课本。我准备的数学教科书不是简单的阅读,而是一个例子,至少十分钟的思考。在使用前不能通过学习知识解决问题的情况下,可以在教学内容中找到答案,然后在教材中考察问题的解决过程,掌握解决问题的思路。同时,在课堂上安排笔记也是必要的。在高中数学研究中,建议采用两种形式的笔记,一种是课堂速记,另一种是课后笔记。这不仅提高了课堂记忆的吸收能力,而且有助于对笔记内容的查询。

小学生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篇6

一、分数除法的意义:

分数除法是分数乘法的逆运算,已知两个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二、分数除法计算法则:

除以一个数(0除外),等于乘上这个数的倒数。

1、被除数÷除数=被除数×除数的倒数。

2、除法转化成乘法时,被除数一定不能变,“÷”变成“×”,除数变成它的倒数。

3、分数除法算式中出现小数、带分数时要先化成分数、假分数再计算。

4、被除数与商的变化规律:

①除以大于1的数,商小于被除数:a÷b=c当b>1时,c

a (a≠0 b≠0)

③除以等于1的数,商等于被除数:a÷b=c当b=1时,c=a

三、分数除法混合运算

1、混合运算用梯等式计算,等号写在第一个数字的左下角。

2、运算顺序:

①连除:同级运算,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计算;或者先把所有除法转化成乘法再计算;或者依据“除以几个数,等于乘上这几个数的积”的简便方法计算。加、减法为一级运算,乘、除法为二级运算。

②混合运算:没有括号的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再算括号外面。

(a±b)÷c=a÷c±b÷c

小学生数学应用题理解能力差怎么办

培养孩子理解应用题意的能力

孩子对于一些应用题目的表述,不能正确的理解其中的意思,也是正常的。应用题是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小学生害怕的学习内容。家长在辅导孩子的过程中,要注意充分利用生活实际与实物场景的方法,克服难点,诱发学习兴趣。

课堂紧跟老师

课堂时间的把握,我们都知道,老师是我们学到知识的最佳途径之一。只要自己课堂上面把握好时间,那么自己的数学成绩自然而然地就会提高。上课的时候,千万不能马虎大意。这一点是非常的重要,自己平时一定要牢记。

三步纠错法

很多孩子在做错题的时候,都只是简单改正,没有去思考背后的原因。因此,如果孩子做错题,要引导他们进行三步纠错法,从而从根源上解决错题。

当孩子做错题的时候,要引导他们从这三个方面进行思考:

1、错在哪里?

2、错的原因是什么?

3、当符合什么条件时,错误才能变成正确?

数学图形的变换知识点

1、轴对称图形: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对折,两边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2、成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性质:①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②对称点的连线与对称轴垂直;③对称轴两边的图形大小形状完全相同。

3、物体旋转时应抓住三点:①旋转中心;②旋转方向;③旋转角度。旋转只改变物体的位置,不改变物体的形状、大小。

小学生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篇7

一、分数除法的意义:分数除法是分数乘法的逆运算,已知两个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二、分数除法计算法则:除以一个数(0除外),等于乘上这个数的倒数。

1、被除数÷除数=被除数×除数的倒数。例 ÷3= × = 3÷ =3× =5

2、除法转化成乘法时,被除数一定不能变,“÷”变成“×”,除数变成它的倒数。

3、分数除法算式中出现小数、带分数时要先化成分数、假分数再计算。

4、被除数与商的变化规律:

①除以大于1的数,商小于被除数:a÷b=c 当b>1时,c

②除以小于1的数,商大于被除数:a÷b=c 当b<1时,c>a (a≠0 b≠0)

③除以等于1的数,商等于被除数:a÷b=c 当b=1时,c=a

三、分数除法混合运算

1、混合运算用梯等式计算,等号写在第一个数字的左下角。

2、运算顺序:

①连除:属同级运算,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计算;或者先把所有除法转化成乘法再计算;或者依据“除以几个数,等于乘上这几个数的积”的简便方法计算。加、减法为一级运算,乘、除法为二级运算。

②混合运算:没有括号的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再算括号外面。

注:(a±b)÷c=a÷c±b÷c

四、比:两个数相除也叫两个数的比

1、比式中,比号(∶)前面的数叫前项,比号后面的项叫做后项,比号相当于除号,比的前项除以后项的商叫做比值。

注:连比如:3:4:5读作:3比4比5

2、比表示的是两个数的关系,可以用分数表示,写成分数的形式,读作几比几。

例:12∶20= =12÷20= =0.6 12∶20读作:12比20

注:区分比和比值:比值是一个数,通常用分数表示,也可以是整数、小数。

比是一个式子,表示两个数的关系,可以写成比,也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

3、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3、化简比:化简之后结果还是一个比,不是一个数。

(1)、 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约数。

(2)、 两个分数的比,用前项后项同时乘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再按化简整数比的方法来化简。也可以求出比值再写成比的形式。

(3)、 两个小数的比,向右移动小数点的位置,也是先化成整数比。

4、求比值:把比号写成除号再计算,结果是一个数(或分数),相当于商,不是比。

5、比和除法、分数的区别:

除法 被除数 除号(÷) 除数(不能为0) 商不变性质 除法是一种运算

分数 分子 分数线(——) 分母(不能为0) 分数的基本性质 分数是一个数

比 前项 比号(∶) 后项(不能为0) 比的基本性质 比表示两个数的关系

附:商不变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分数的基本性质: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五、分数除法和比的应用

1、已知单位“1”的量用乘法。例:甲是乙的 ,乙是25,求甲是多少?即:甲=乙× (15× =9)

2、未知单位“1”的量用除法。例: 甲是乙的 ,甲是15,求乙是多少?即:甲=乙× (15÷ =25)(建议列方程答)

3、分数应用题基本数量关系(把分数看成比)

(1)甲是乙的几分之几?

甲=乙×几分之几 (例:甲是15的 ,求甲是多少?15× =9)

乙=甲÷几分之几 (例:9是乙的 ,求乙是多少?9÷ =15)

几分之几=甲÷乙 (例:9是15的几分之几?9÷15= )(“是”字相当“÷”号,乙是单位“1”)

(2)甲比乙多(少)几分之几?

A 差÷乙= (“比”字后面的量是单位“1”的量)(例:9比15少几分之几?(15-9)÷15= = = )

B 多几分之几是: –1 (例: 15比9少几分之几?15÷9= -1= –1= )

C 少几分之几是:1– (例:9比15少几分之几?1-9÷15=1– =1– = )

D 甲=乙±差=乙±乙× =乙±乙× =乙(1± ) (例:甲比15少 ,求甲是多少?15–15× =15×(1– )=9(多是“+”少是“–”)

E 乙=甲÷(1± )(例:9比乙少 ,求乙是多少?9÷(1- )=9 ÷ =15)(多是“+”少是“–”)

(例:15比乙多 ,求乙是多少?15÷(1+ )=15 ÷ =9)(多是“+”少是“–”)

4、按比例分配:把一个量按一定的比分配的方法叫做按比例分配。

例如:已知甲乙的和是56,甲、乙的比3∶5,求甲、乙分别是多少?

方法一:56÷(3+5)=7 甲:3×7=21 乙:5×7=35

方法二:甲:56× =21 乙:56× =35

例如:已知甲是21,甲、乙的比3∶5,求乙是多少?

方法一:21÷3=7 乙:5×7=35

方法二:甲乙的和21÷ =56 乙:56× =35

方法二:甲÷乙= 乙=甲÷ =21÷ =35

5、画线段图:

(1)找出单位“1”的量,先画出单位“1”,标出已知和未知。

(2)分析数量关系。

(3)找等量关系。

(4)列方程。

注:两个量的关系画两条线段图,部分和整体的关系画一条线段图。

小学生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篇8

百分数

1.百分数的定义: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百分数也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

百分数表示两个数之间的比率关系,不表示具体的数量,无单位名称。

例如:25%的意义: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25%。

2.百分数通常不写成分数形式,而在原来分子后面加上“%”来表示。分子部分可为小数、整数,可以大于100,小于100或等于100。

3.小数与百分数互化的规则:

把小数化成百分数,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同时在后面添上百分号;(加向右)

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只要把百分号去掉,同时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去向左)

4.百分数与分数互化的规则:

把分数化成百分数,通常先把分数化成小数(除不尽的保留三位小数),再把小数化成百分数;

把百分数化成分数,先把百分数改写成分数,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5、常用的分数、小数及百分数的互化

2(1)=0.5=50%4(1)=0.25=25%

4(3)=0.75=75%5(1)=0.2=20%

5(2)=0.4=40%5(3)=0.6=60%

5(4)=0.8=80%8(1)=0.125=12.5%

8(3)=0.375=37.5%8(5)=0.625=62.5%

8(7)=0.875=87.5%10(1)=0.1=10%

16(1)=0.0625=6.25(1)=0.05=5%

25(1)=0.04=4%40(1)=0.025=2.5%

50(1)=0.02=2%100(1)=0.01=1%

6.百分率公式:求百分率就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算式要加×100%,包括浓度、利润率)

7.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另一个数是单位“1”)

实际生活中,人们常用增加了百分之几、减少了百分之几、节约了百分之几等来表示增加、或减少的幅度。

求甲比乙多百分之几(甲-乙)÷乙

求乙比甲少百分之几(甲-乙)÷甲

8.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

一个数(单位“1”)×百分率

9.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

部分量÷百分率=一个数(单位“1”)

10、浓度问题

溶质(盐)的重量+溶剂(水)的重量=溶液(盐水)的重量

溶质(盐)的重量÷溶液(盐水)的重量×100%=浓度

溶液(盐水)的重量×浓度=溶质(盐)的重量

溶质(盐)的重量÷浓度=溶液(盐水)的重量

最常用的是用方程解浓度问题

比如两种不同浓度的溶液混合,最常用的数量关系是

甲溶液质量×甲的浓度+乙溶液质量×乙的浓度

=总溶液质量×总的浓度

11.折扣:商品的现价是原价的百分之几。几折就是十分之几也就是百分之几十。

“八折”的含义是:现价是原价的80%;“八五折”的含义是:现价是原价的85%

公式:现价=原价×折数(通常写成百分数形式)

利润=售价-成本

利润率=成本(利润)×100%

成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十分之几的数,叫做成数。例如,今年的粮食产量比去年增产“二成”。“二成”即是十分之二,也就是今年的粮食产量比去年增加了20%。

12.纳税:纳税是根据国家各种税法的有关规定,按照一定的比率把集体或个人收入的一部分缴纳给国家。国家用收来的税款发展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和国防安全。纳税的种类:将纳税主要分为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个人所得税等几类。

13.应纳税额:缴纳的税款叫应纳税额。

14.税率:应纳税额与各种收入的比率叫做税率。

15.应纳税额的计算:应纳税额=各种收入×税率

例如:一家饭店十月份的营业额约是30万元,如果安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这家饭店十月份应缴纳营业税多少万元?

16.储蓄的意义:人们常常把暂时不用的钱存入银行或信用社,储蓄起来,这样不仅可以支援国家建设,也使得个人用钱更加安全和有计划,还可以增加一些收入。

17.存款的类型:存款分为活期、整存整取、零存整取等方式。

18.本金:存入银行的钱叫做本金。

19.利息:取款时银行多支付的钱叫做利息。本息:本金与利息的总和叫做本息。

20.国家规定,存款的利息要按5%(根据题目要求数据计算)的税率纳税。国债的利息不纳税。

21.利率:利息与本金的比值叫做利率。

22.银行存款税后利息的计算公式: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5%)

23.银行存款利息的税金=利息×5% 或 =本金×利率×时间×5%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小学生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8篇)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