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高考时。我复读过,经历过两次高考。
壹
第一次我过了一本,但家里完全没有经验,填了一个外省211学校,并且报的是只招很少人的专业。结果那个学校那年的分数特别高。而我爸坚持认为,如果上不了名牌大学,那上大学就失去了大半的意义,我听他的,乖乖的重读一年高三。
当时,在我们那里,复读班是不被体制内认可的,我们只能在原学校对面的一栋小楼里,200人挤在一个平时只装60人的教室里,陷身题海战术,日复一日地做着答题机器。
我是那年复读班的班长。我对试卷的熟悉程度,已经超过了对自己的熟悉程度。所有人都认为,我会是这一届毫无疑问的高考成功者。但结果却是,成绩还不如第一年。虽然,依然可以读一本,可离所有人期望的名校相去甚远。
我在家痛哭了三天,不知道该如何面对。那些丢书丢试卷的疯狂场面,我全无印象,我害怕和任何同学通电话,我不想和任何人谈到考试或者学校。我在命运面前丢盔弃甲了。
我妈,怎么都想不通,为什么会是这个结果。她去当地香火最旺的庙里求签占卜,庙里的和尚对她说,我考试失败,原因是因为我们家族里有一个早逝的哥哥,阴魂不散地跟着我。她急急地问我,考试的时候是不是头晕,是不是感觉很不舒服。我只好说,是有一点。
高考对我唯一并且最大的影响,并不是我没有考上理想的学校,而是它深深地挫败了我对命运的信心,并且这种自卑感,经久不退。
但是多年后,我的朋友都很惊讶的说,在你身上完全看不到挫败感的痕迹,也看不到太多不善言辞、不自信的印迹。你到底是怎样从中脱离出来的?
我坦诚说:恰恰因为我是一个高考失败者。
贰
我相信每个人身上都存在着两面——有听话的一面,也有叛逆的另一面。有负责的一面,也有放任的一面。有妥协的一面,也有自我的一面。
这场失败,反倒让我彻底放弃走学霸路线,放弃了做一个乖孩子,敢于不走寻常路。
首先,大学的课程,除了我真正喜欢的,其它我都只求及格就好。剩下的时间,我在图书馆,在校外租书的小店,去借各种书看,历史的经济的哲学的心理学的,还有各种老师家长不允许看的闲书。(羡慕现在的学生,可以在网上买到各类型的书,而且还有很多打折!)
然后,我遇到了一个超级爱美的室友,我们俩逛遍武汉的各大商场,穷学生,买不起很多,但我们也敢于去试,她的名言是:试又不要钱,要想提高品位,就得多逛!在她的带领下,我还减掉了两年宵夜积累出的十几斤肥肉。
但更重要的是,我敢于做一个不乖的孩子了!既然反正不再是父母心中的优等生,那我就按照自己的想法去选择去生活。
背着父母,和同学去旅行。
拒绝了父母考公务员的建议。
在博客上,丢掉应试作文强调,重新学习如何写出自己风格的文字。
拒绝任何体制内的工作,拒绝去传统媒体,跑到深圳成为苦逼的朝九晚五的上班族。
假如当年我高考成功,我上了名牌大学,我自诩自己是天子骄子,父母依然认定他们的教育路线多么正确,那么,我就可能和现在的很多乖乖女一样,做着一份安稳的工作,不敢突破自己,不敢叛逆,不敢和大多数人活的不一样。
这就是命运的安排吧。
上天给你关上了一扇窗,却给你打开了另一扇窗。古人说的,祸兮福所倚。
有一个好朋友曾跟我说,她人生唯一的遗憾是没有读过大学,所以每次遇到那些博士、教授,那些高学历的人,心中都很自卑,不敢多说话,尽管她是很多人心中都女神。
我对她说:当你在羡慕他们学识丰富的时候,他们其实更羡慕你的灵动风趣呢!学问这回事,不是只有在大学里才能得到的。更重要的是,20几岁,当你脱离学校之后,你是怎样度过你的人生的。
在我眼里,很多大学生,进了校门之后,几乎很少摸书。毕业之后,更是甚少。像我这样文学院毕业出来的,现在还能写出东西的人,非常之少。
这世上按照轨迹生活的人太多了,他们按部就班的上学、毕业、工作、结婚、生子,一直到身心俱疲无力挣脱的时候,才开始思考:
到底错在了哪里,是从什么时候开始错的呢?
只有早早脱离过轨道的人,才有幸更早去思考:
我是谁?我应该怎样生活?我希望未来的生活,是什么样子?
对我来说,后来的人生,一切轨迹,都没有按照我父母想的那样去发展,可大概也远远超出了他们的发展。
叁
很奇怪的是,自我以后,我们家族的女孩子,似乎都没有考试运。堂妹高考600多分,也是第一志愿那年的录取分数太高,因为我的前车之鉴,她报了一所二本,后来自己努力考到美国读研究生。
后来另一个妹妹也是这样,过了一本线,读了二本。当时她问我,我对她说:选一个喜欢的学校和专业就好,读什么大学,的确会影响你未来几年的就业,但并不会真的决定你一辈子。
我想,我并不是一个足够好的榜样。但至少证明,真考砸了,也不是什么坏事。我依然认为,如果有可能,尽量去读更好的大学,因为那里会有更好的氛围,更好的老师。名校并非一定出人才,只是概率更高,因为读名校的人本身就已是小概率。普通学校照样有优秀的人,只是概率更小。
假若高考失败,那也并不代表一个人真的不幸,更不代表你是那个不值得被上天宠爱的人。你依然可以通过努力,成为那个小概率中的某一位。
很多朋友说,迄今,压力大的时候,还是会做关于考试的梦,那种记忆太刻骨铭心了。
可作为一个高考失败者,我真的很少会梦到考试。在我的记忆里,关于青春,更多的是骑着自行车披星戴月的充实,还有对老师对知识无尽的感激,早已没有那些孤独、压抑、悲痛的记忆。
因为失败,让做了十几年乖乖女的我,真实发现自己的内心就是一个倔强、骄傲、理性,有点叛逆,有点仗义,能吃苦,不服输的女汉子,我并不想活的像大多数人那样。
十几年后,我翻开那本毕业纪念册,那些陌生的名字里是这么写我的:很惊讶你作为文科生,数学成绩那么好,你真的很厉害。
那些熟悉的名字是这么写我的:其实你可以和大家更亲近一点,不要假装很高傲的样子,让人不敢接近。
我翻开它,我知道,其实我一直都没有变过。
最后真正解救自己、释放自己的,仍然是我自己。
虽然我还是那样会感觉孤独,会讨厌自己的软弱,但我花了十几年的时间,跋山涉水,摸索、碰壁,终于敢活的更像我自己。
因为心里总会有一句话:反正都那样失败过,还怕什么失败呢?这句话听起来悲观,但却令我一直活得很勇敢。
我觉得,我应该为我自己骄傲。你们说呢?
(文/十二)
壹
第一次我过了一本,但家里完全没有经验,填了一个外省211学校,并且报的是只招很少人的专业。结果那个学校那年的分数特别高。而我爸坚持认为,如果上不了名牌大学,那上大学就失去了大半的意义,我听他的,乖乖的重读一年高三。
当时,在我们那里,复读班是不被体制内认可的,我们只能在原学校对面的一栋小楼里,200人挤在一个平时只装60人的教室里,陷身题海战术,日复一日地做着答题机器。
我是那年复读班的班长。我对试卷的熟悉程度,已经超过了对自己的熟悉程度。所有人都认为,我会是这一届毫无疑问的高考成功者。但结果却是,成绩还不如第一年。虽然,依然可以读一本,可离所有人期望的名校相去甚远。
我在家痛哭了三天,不知道该如何面对。那些丢书丢试卷的疯狂场面,我全无印象,我害怕和任何同学通电话,我不想和任何人谈到考试或者学校。我在命运面前丢盔弃甲了。
我妈,怎么都想不通,为什么会是这个结果。她去当地香火最旺的庙里求签占卜,庙里的和尚对她说,我考试失败,原因是因为我们家族里有一个早逝的哥哥,阴魂不散地跟着我。她急急地问我,考试的时候是不是头晕,是不是感觉很不舒服。我只好说,是有一点。
高考对我唯一并且最大的影响,并不是我没有考上理想的学校,而是它深深地挫败了我对命运的信心,并且这种自卑感,经久不退。
但是多年后,我的朋友都很惊讶的说,在你身上完全看不到挫败感的痕迹,也看不到太多不善言辞、不自信的印迹。你到底是怎样从中脱离出来的?
我坦诚说:恰恰因为我是一个高考失败者。
贰
我相信每个人身上都存在着两面——有听话的一面,也有叛逆的另一面。有负责的一面,也有放任的一面。有妥协的一面,也有自我的一面。
这场失败,反倒让我彻底放弃走学霸路线,放弃了做一个乖孩子,敢于不走寻常路。
首先,大学的课程,除了我真正喜欢的,其它我都只求及格就好。剩下的时间,我在图书馆,在校外租书的小店,去借各种书看,历史的经济的哲学的心理学的,还有各种老师家长不允许看的闲书。(羡慕现在的学生,可以在网上买到各类型的书,而且还有很多打折!)
然后,我遇到了一个超级爱美的室友,我们俩逛遍武汉的各大商场,穷学生,买不起很多,但我们也敢于去试,她的名言是:试又不要钱,要想提高品位,就得多逛!在她的带领下,我还减掉了两年宵夜积累出的十几斤肥肉。
但更重要的是,我敢于做一个不乖的孩子了!既然反正不再是父母心中的优等生,那我就按照自己的想法去选择去生活。
背着父母,和同学去旅行。
拒绝了父母考公务员的建议。
在博客上,丢掉应试作文强调,重新学习如何写出自己风格的文字。
拒绝任何体制内的工作,拒绝去传统媒体,跑到深圳成为苦逼的朝九晚五的上班族。
假如当年我高考成功,我上了名牌大学,我自诩自己是天子骄子,父母依然认定他们的教育路线多么正确,那么,我就可能和现在的很多乖乖女一样,做着一份安稳的工作,不敢突破自己,不敢叛逆,不敢和大多数人活的不一样。
这就是命运的安排吧。
上天给你关上了一扇窗,却给你打开了另一扇窗。古人说的,祸兮福所倚。
有一个好朋友曾跟我说,她人生唯一的遗憾是没有读过大学,所以每次遇到那些博士、教授,那些高学历的人,心中都很自卑,不敢多说话,尽管她是很多人心中都女神。
我对她说:当你在羡慕他们学识丰富的时候,他们其实更羡慕你的灵动风趣呢!学问这回事,不是只有在大学里才能得到的。更重要的是,20几岁,当你脱离学校之后,你是怎样度过你的人生的。
在我眼里,很多大学生,进了校门之后,几乎很少摸书。毕业之后,更是甚少。像我这样文学院毕业出来的,现在还能写出东西的人,非常之少。
这世上按照轨迹生活的人太多了,他们按部就班的上学、毕业、工作、结婚、生子,一直到身心俱疲无力挣脱的时候,才开始思考:
到底错在了哪里,是从什么时候开始错的呢?
只有早早脱离过轨道的人,才有幸更早去思考:
我是谁?我应该怎样生活?我希望未来的生活,是什么样子?
对我来说,后来的人生,一切轨迹,都没有按照我父母想的那样去发展,可大概也远远超出了他们的发展。
叁
很奇怪的是,自我以后,我们家族的女孩子,似乎都没有考试运。堂妹高考600多分,也是第一志愿那年的录取分数太高,因为我的前车之鉴,她报了一所二本,后来自己努力考到美国读研究生。
后来另一个妹妹也是这样,过了一本线,读了二本。当时她问我,我对她说:选一个喜欢的学校和专业就好,读什么大学,的确会影响你未来几年的就业,但并不会真的决定你一辈子。
我想,我并不是一个足够好的榜样。但至少证明,真考砸了,也不是什么坏事。我依然认为,如果有可能,尽量去读更好的大学,因为那里会有更好的氛围,更好的老师。名校并非一定出人才,只是概率更高,因为读名校的人本身就已是小概率。普通学校照样有优秀的人,只是概率更小。
假若高考失败,那也并不代表一个人真的不幸,更不代表你是那个不值得被上天宠爱的人。你依然可以通过努力,成为那个小概率中的某一位。
很多朋友说,迄今,压力大的时候,还是会做关于考试的梦,那种记忆太刻骨铭心了。
可作为一个高考失败者,我真的很少会梦到考试。在我的记忆里,关于青春,更多的是骑着自行车披星戴月的充实,还有对老师对知识无尽的感激,早已没有那些孤独、压抑、悲痛的记忆。
因为失败,让做了十几年乖乖女的我,真实发现自己的内心就是一个倔强、骄傲、理性,有点叛逆,有点仗义,能吃苦,不服输的女汉子,我并不想活的像大多数人那样。
十几年后,我翻开那本毕业纪念册,那些陌生的名字里是这么写我的:很惊讶你作为文科生,数学成绩那么好,你真的很厉害。
那些熟悉的名字是这么写我的:其实你可以和大家更亲近一点,不要假装很高傲的样子,让人不敢接近。
我翻开它,我知道,其实我一直都没有变过。
最后真正解救自己、释放自己的,仍然是我自己。
虽然我还是那样会感觉孤独,会讨厌自己的软弱,但我花了十几年的时间,跋山涉水,摸索、碰壁,终于敢活的更像我自己。
因为心里总会有一句话:反正都那样失败过,还怕什么失败呢?这句话听起来悲观,但却令我一直活得很勇敢。
我觉得,我应该为我自己骄傲。你们说呢?
(文/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