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必须有恒心,尤其要有自信心,我们相信我们的天赋是用来做某种事情的,无论代价多么大,这种事情必须做到。下面由小编与大家分享讲给小学生励志的故事,希望你们喜欢!欢迎阅读!
励志故事1:两扇磨盘也能磨亮人生
尤利乌斯·马吉出生在苏黎世郊区的一个贫困的农家,他童年和少年最深的记忆便是清贫,无法形容的清贫,让一家人似乎永远都看不到希望。异常窘迫的家境,让他没有读完初中,便开始了艰难的打工人生。
然而,多年过去了,他唯一的特长只是像父亲那样磨面粉。父亲曾悲哀地对他说:“你这辈子就是磨面粉的命了。”
马吉不甘地回答父亲:“不,我不会一辈子迈着沉重的步子,一圈圈地推着两扇磨。”
父亲粗重而无奈地叹息:“那你还 想怎样?多少人都这样对付着过日子,难道你还 能从这两扇石磨上磨出什么希望来?”
“别人是别人,我就是要磨出一份我像要的生活。”马吉的眼里闪射着热切期待的光芒。
他绞尽脑汁地想了许多改变生活状况的门路,结果却遭遇了一次又一次的失败。父亲撒手而去时,留给他唯一的遗产便是那两扇简陋的磨盘。
望着那转了无数圈的磨道,望着那两扇默默无言的磨盘,不服输的马吉又在思索着走出窘境的途径。
苦心人,天不负。二十岁那年的一天,马吉偶尔从朋友舒勒医生那里得知――干蔬菜不会损失营养成分。他想:若将干蔬菜和豆类放在一起磨,一定会磨出富有营养的汤料。那样,岂不可以让那些家庭主妇们熬汤更快捷、方便一些?
说干就干,他立刻借钱购置了干燥机和搅拌机等设备,开始磨自己想象的那种汤料。就这样,一个灵感加上果断的行动,马吉很快便赢得了人们难以想象的成功――在很短的时间内,他便磨出了最早的速溶汤料。产品一投放市场,便大受顾客的欢迎。因为用他的汤料,只需5分钟,就可以做出一盆营养丰富的香汤。 倍受鼓舞的马吉再接再厉,到1886年,他陆续开发出数十种袋装速溶汤料,产品迅速畅销欧洲。
然而,马吉仍不满足,他的眼睛继续紧紧盯着那两扇磨盘,思索着接下来该磨出什么样的新产品。经过反反复复地试验,他终于在1890年,磨出了可以改变寿司、凉菜、鱼肉、汤和配菜味道的万能调味粉。后来,他又研磨出了广为畅销的浓缩肉食品。到1901年,他已是拥有资产超过亿元的大型跨国公司的大老板。
在苏黎世大学举办的一次演讲中,马吉自豪地告诉人们:“即使命运只留给我两扇简单的磨盘,我也懂得用信心、智慧和执著,磨出亮丽的人生。”
没错,只要不肯向所谓的命运低头,不甘在原来的生活里转圈子,开动脑筋,努力打拼,即使是平凡的人,也终会像马吉一样磨出精彩的人生。
励志故事2:十两黄金换落叶
这是流传于民间的一个故事。
唐朝时期,有一介书生,是个孝子,待人友好,可连续几年考试落榜,心情十分沮丧。一日,他慕名拜见一位德高望重的禅师,并向其诉说了自己内心的苦闷。
禅师听完之后,指了指不远处的一棵梧桐树,示意他将树底下的落叶全捡起来,放进包内,然后背回家去放好,第二天继续。书生不明白禅师的用意,但为了能够得到他的点拨,每天都坚持捡着落叶,直到梧桐树逐渐光秃为止。
这日,老禅师将书生叫到身前,让他背上两袋落叶拿到京城里去卖,并要价十两黄金。禅师还 给他两张一样的纸条,嘱咐说其中一张交给买主,能买得起落叶的必定是雍容华贵之人。另一张则给书生,但落叶没卖掉前不许看,卖掉之后才能看。禅师反复强调:“只有卖掉落叶,你的人生才有可能发生大变化,所以,得坚持。”
书生将信将疑,到了京城之后,他按照禅师的吩咐,在大街上摆开字幅,上面非常显眼地写着几个大字:十两黄金卖落叶。
行人们见之,纷纷嘲笑他异想天开,是个傻瓜。书生觉得自己真是丢人现眼,可想到老禅师对他说的话,还 是坚持住了。
到了第六天,正在打盹的书生突然被一人推醒:“小兄弟,你那袋子里果真是装着落叶?为何要卖黄金十两?”书生一看询问之人相貌雍容,旁边还 有两个侍从,像是富贵人家的人,于是取出包里的纸条交给那人。那人接过纸条,拆开一看,眉头舒展,大悦。问了书生的姓名和住址,说过十日之后一定将十两黄金送上门,然后挥手告别。
书生做梦也没想到,两袋落叶居然真的能卖十两黄金,告别了买主,他立即拆开另一张纸条,想看究竟,上面写着:此叶从成长到凋谢是树四季变化的见证,于人而言,是成败的见证;于国家而言,代表着历史的变迁。若国君能重视落叶,以史为鉴,那必能知兴替,天下必兴旺也。倘真如此,十两黄金不为贵。
原来,老禅师根据新颁布的政策推断,必定会有高官在那段时间出来私访民情。而小小落叶,却蕴涵着人生之理,治国之理,就这一点来说,它便是无价的。
书生握着手中的纸条,无比佩服禅师的神机妙算和用心良苦。回家后立即总结当初落榜的原因,查漏补缺,准备迎接来年的科举考试。可在参加考试之前,便被人邀请进京,当场面试通过,进朝当官。面试官便是那落叶的买主--唐太宗。
人生的每一阶段,都有不同的落叶,若能将这些落叶贮藏好,总结得失,扬长避短,拒绝碰壁之后的灰心丧气,就定能把握机会,取得下一阶段的成功。因为,那些落叶便是我们人生的无价之宝。
励志故事3:狂人库克
狂人库克,职业是IT,但原来却只是一个江湖上的小混混,小混混也分三六九等,他不甘心只是一个小流氓,时常想着如何成为一个有品位的大流氓,于是便朝这个方向努力着。
库克与一帮人打架,结果打的鼻清脸肿的,其它的同伴却毫发无损。夜晚时分,库克搂着伤口狂想,为何自己的遭遇如此差?是因为自己太老实。不想老实的库克决心伪装自己,下次再打架时跑的比别人快,拔腿就走。
库克觉得自己这个小角色不符合个人理想,于是便想着补充知识。小混混们业余时间便是上网、聊天和视频,库克截然不同,忙着搜寻各式各样的互联网知识,在网上注册了属于自己的域名与网页,让大家知道一个与众不同的库克。
知道库克要去参加培训时,大家纷纷白眼,说库克是白日做梦吧,一个小流氓不好好做自己的职业,竟然痴人说梦般地想去互联网上混。但库克不理不睬的,决心由一个小流氓成为一个有品位有知识的大流氓。现代知识,竞争如此激烈,小混混也要及时补充营养,否则会被其它更有品位的小流氓们撵下历史的舞台。
果不其然,小混混库克有着惊人的学习天赋,整夜整宿的不睡觉,将自己的思维牢牢贴在课本上、电脑上,直到鸡叫多遍依然不肯罢休。
学员们说这是个狂人,不肯休息的狂人,于是便有几个好事者纠结几位美女前来騷扰,不相信他不为之所动,但库克依然执著,不肯被美色破坏了学习的程序,几个回合下来,美女们叫苦不迭,纷纷逃之夭夭,只留下一个孑然一身的库克。
库克毕业后无事可做,做了几桩子买卖依然被命运所捉弄,于是他想到了康柏公司,当时康柏公司大量招收雇员,他没有靠山,凭的是本事,肯吃苦力,进去后受人猜忌,只得做了一年的苦力差事,但他肯动脑筋,肯为别人分担,所有的人都喜欢他,他可以整晚加班而不知疲倦,这样的疯狂状态哪个老板不喜欢?
一不小心,机缘巧合,库克登上了公司的中层岗位,这个岗位许多人垂诞已久,却没有成功,但大家对库克的上任表示理解,试想:一个肯将全部生命倾洒到工作岗位上的人,哪个人不表示佩服?
一上任便雷厉风行,采取了几项措施雷霆万钧,效果奇特,这让库克名声噪起,这个废寝忘食的家伙几乎家喻户晓,连苹果公司总裁乔布斯也对之刮目相看,经过几次谈话后,库克竟然提出了一个让乔布斯大吃一惊的想法,他要离开康柏,去苹果公司。
这样的想法正符合乔布斯的思想,乔布斯只是觉得不可思议,经过多次协商,乔布斯如愿以偿地俘获了库克,从1998年起,库克正式成为苹果公司的资深副总裁。
当时的苹果,姿态臃肿,苦不堪言,上任伊始的库克以秋风卷落叶的姿态在半个月内接连不断地出台各式各样的规定制度,将整个苹果公司搅成了一锅粥,许多人风闻他的办事风格,认为世界末日将要降临,以后会重上加重,但库克却告诉大家:苹果要加薪,减少工作时间,但前提是提高工作效率。
有这样的好事,大家认为他痴他癫他狂,不过是一句玩笑话罢了,谁年轻时候没有犯过轻举妄动的错误?
但结果却让大家大跌眼镜,如释重负的苹果长成了一颗成熟的硕大的苹果,枝叶更加繁茂,生命越发苍翠。
2011年8月24日,乔布斯突然间宣布一个重大决策,他要让贤于库克,他认为库克的才能已经超越了自己,自己甘愿退居二线,从此不再干政。
狂人库克终于由一个小混混成为一个大流氓,他自己曾经表态,一个人最疯狂的时候也是状态最好的时候,在状态最好的时候疯狂工作与学习,你就离成功就不远了。
话虽简单,几人能够做得到?
励志故事4:请别穷了理想
在一次公开课上,我听一位老教授讲了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复旦大学一位女大学生去四川一所偏僻的贫困小学支教,她到学校第一天,校长为表示对她的欢迎,特让全校学生到操场上集合,听女大学生讲话。她先是简单地自我介绍一下,然后笑着问学生们:“同学们,你们长大后的理想是什么?”
原本是个非常简单的问题,可操场却一片安寂,学生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似乎都没想过这个问题。
终于,在校长的鼓励下,全校成绩最好的学生举手发言了,是个男孩子,穿一件宝蓝色的有几处补丁的外套。
“我的理想是长大当一名村长。”
“村长?好奇怪的想法,能说说你的理由吗?”
“因为……因为,我们村村长家的房子最漂亮。”男孩话毕,同学们哄然大笑。
之后就再也没有学生举手回答她的问题了。
这位女大学生等学生散场后,躲进女厕,难过地哭了……
或许很多人会感到奇怪,女大学生为什么会哭呢?大家仔细想想:全校成绩最好的学生,他的理想也只是当一名村长。那么,那些比他差的学生呢,他们的理想是什么?甚至很多孩子都没有理想。他们不知道外面世界的精彩,不知道什么是丰富多彩,什么是海阔天空。或许,于他们而言,能够吃饱穿暖,上学读书,便是最大的幸福了。
或许,是生活的现实让他们不敢贪婪奢侈的理想与追求,可是,原本在物质上就已经非常贫穷的他们,还 要在精神方面更贫穷吗?物质上的穷,尚且可以帮扶,可精神上的穷,并不是帮助与接受那么简单。所以,物质上的贫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穷了理想,人没有理想,等于一潭死水,毫无生机可言。面对这样的现实,又怎么不让人感到痛心疾首?
这位女大学生擦掉眼泪,回到教室,指着窗外的一棵小树对学生们说:“虽然现在这棵树还 小,但是,只要它深深扎根于泥土中,吸收养料与水分,不怕风吹雨晒,坚定信念,它总有一天会长成参大树,实现自己的志愿。到那时,远远的,人们便能看见它;靠近它,它能带给人们愉悦与陰凉。这样的树,才有存活价值;这样的人生,才有意义。所以,从今天起,我们哪怕再穷,都不能穷了理想,有梦就有希望,有付出必然会有收获,我相信,总有一天我们在座的学生,肯定能走出山村,如河流一般奔腾入海,成为建设祖国的各个领域内的人才。”
学生们从没听过这样鼓励的课,幼小的心灵似乎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鼓舞,温暖中泛开的涟漪,让他们产生了对未来的丝丝憧憬。
听完这个故事,我不禁对这位女大学生肃然起敬,心想:她将来会是一名很好的人民教师。因为她肯定能让她的学生,走出心灵陰暗的澡泽,带着理想,走向一片艳陽天!
励志故事5:一张白纸的奇迹
著名华人作家王鼎钧先生把自己的一生,比喻成一张白纸,“我这张白纸上,已密密麻麻写满了几百万字”。15岁,就在抗战地下刊物《新闻》中撰写《游击队员的家信》专栏;16岁,注批《聊斋志异》;20多岁,成为几家大报刊的专栏撰稿人;一生著作等身,出版了近40种专著,凡数百万言,被誉为创造了当代散文陽刚之美的散文大师。
这样一位大家,一生怎么会是一张白纸呢?
王鼎钧的人生轨迹,还 真与白纸有一段奇缘。
王鼎钧七岁那年走进了学堂,他身上寄予了落魄父亲的全部希望。为了鼓励儿子读好书,父亲送给了王鼎钧一个特殊的礼物:一箱白纸。这是父亲珍藏了七年之久的珍宝。它的来历也很不一般。王鼎钧出生的第二年,在某军阀手下当差的父亲,因为该军阀被打败而仓皇出逃。逃亡前,有人携走了经手的公款,有人卷走了搜刮的黄金,有人拿走了没收的,有人抢走了银行的存折……王鼎钧的父亲什么金银珠宝也没拿,而是将办公室里的白纸全部整理好,揣进一只箱子里,沉甸甸地拎回了老家。
那确实是一箱宝贝,一张张颜色像雪,质地像瓷,用手摸着似皮,在空气中抖一抖声音如铜的白纸,在那个年代,难得一见,非常珍贵。虽也是读书人,王鼎钧的父亲自己却一张白纸也没舍得用,他要留给儿子。
不言而喻,父亲将自己的梦想和希望,全部寄托在了儿子的身上,也寄托在了这些纸身上。就像一个赌徒,把一生都押了上去。
战火不断,时事艰难,家道中落,父亲希望儿子好好读书,好好在这些白纸上写字,从而出人头地,支撑起这个家。而儿子,却毫不客气地在父亲视为珍宝的白纸上,肆意涂鸦,甚至糟蹋,一点也不心疼。我以为王鼎钧的父亲会因此生气,愤怒,抓狂。然而,没有。他平静地看着儿子在白纸上所做的一切,一次次修正着自己对儿子的看法,和对儿子未来的“奢望”——
看到儿子随意地铺开一张白纸,拿出彩笔在纸上涂涂画画,父亲默默地站在一边,喃喃自语:“这孩子也许将来能做个画家。”
看到儿子照着报纸的样,在白纸上依样画葫芦,自己“做”了一张报纸:头条新闻是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边栏是司马光砸缸的故事,这触发了父亲的幻想:“这孩子将来也许能编报。”
看到儿子用白纸左折右叠,一会儿功夫就折叠出了一只纸飞机,往空中一扔,还 飞得老高,父亲点点头,说:“他将来也许能够做个工程师。”
看到儿子为了炫耀,将一叠白纸带到了学校,并毫不心疼地赠送给了他的同学,引起一片欢声,父亲不但没有生气,反而惊喜过望:“难道他将来能做慈善事业?”
……一个多么了不起的父亲!每一张白纸上,都寄托了这个父亲的梦想和希望,可是,不管儿子拿来做什么,父亲都不加阻止,并能从中发现、找到儿子的兴趣和希望。因为他知道,儿子的一生就是一张白纸,写什么,画什么,做什么,最终都得靠他自己。从这些白纸的用途中,一点也看不出王鼎钧后来成为大作家的迹象,但是,他的人生,正是从一张张白纸上出发的。
想起一位伟人的一句话:一张白纸,没有负担,好写最新最美的文字,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在我小的时候,这句话曾经被作为经典,照耀、指导着我们的未来。可是,不管是我的父辈,还 是如今也早做了父亲的我自己,我们的习惯做法却是,强迫孩子在这张白纸上,按照我们的意愿写字、画画,弹琴、奥数,升学、升官,描红我们为他设置好的梦想和蓝图。稍有逾越,不是呵斥责骂,就是将那张纸揉成一团,扔掉。
没错,任何一张白纸都有可能创造奇迹,而作者,应该也只能是他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