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不妨将其写成一篇心得体会,让自己铭记于心,这样我们就可以提高对思维的训练。那么要如何写呢?为了让您在写的过程中更加简单方便,一起来参考是怎么写的吧!下面给大家分享关于生物心得体会,欢迎阅读!
生物心得体会1
最近我有幸参加了市里组织的新课标培训,经过的新课标的培训学习,知道新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生物教学要以学生主动探究学习为核心。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以及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能充分体现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体会颇深:现将具体心得结合自己在课堂上的实践总结如下。
一、新课程突出概念的教学
正式颁布的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生物学概念是生物学课程内容的基本组成。生物学重要概念处于学科中心位置。”“教师在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时,应注意围绕重要概念展开,精选恰当的教学活动内容,以促进学生对重要概念的建立、理解和应用。”“在教学中,教师一方面需要向学生提供各种丰富的有代表性的事实来为学生的概念形成提供支撑;另一方面,教学活动不应仅仅停留在让学生记住一些零散的生物学事实,而是要通过对事实的抽象和概括,建立生物学重要概念,并以此来建构合理的知识框架??”[1]。新课程在内容标准的10个主题中增加(或修改)了50个生物学重要概念;重要概念以概念内涵或命题的方式具体描述;在教学建议中,增加了关于生物学概念的教学建议;修改了教学建议中的其他内容,使之具有更好的指导性和操作性;修改了评价建议。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概念的传递,使学生理解概念、应用概念。我个人认为,概念的建构,不是靠教师告诉学生,而应该由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获得。通过学生主动参与的,认真思考的探究性学习过程而建构的概念,才会比较容易整合进学生的知识网络,印象才深刻,记忆才长久;也才能在需要运用时,比较容易地提取,用于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结合培训内容我以第一单元第二章“生物圈”为例来谈谈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我把自己的实践部分分为三部分来讲解:1备课2授课3评课(反思)。
1、备课:仔细研读课标,搜集整理所需的备课资料,开发和挖掘课本以外的资料,充实自己的课堂。备课的过程中时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精心设计自己的教学过程。生物圈这一章在教学中不要只注意单个的知识点,应站在生物圈的高度,把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生态系统,以及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都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还有本章中的活动较多,特别是两个探究活动,应高度重视,要组织好探究的教学,注意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2、授课:生物与环境一章教学过程应注意以下几个关键点
1、列举环境影响生物、生物适应及影响环境的现象,说明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密切关系。
2、说出生态系统的概念,简述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及相互作用。
3、教师要认真组织好教材中提出的探究活动。比如课标中提出的探究影响鼠妇(金鱼)的环境因素。
4、通过分析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的事例、解读生态系统中各种组分之间相互关系的示意图,增进信息处理能力、以及比较、分析和归纳等抽象思维能力。
5、通过制作生态瓶、探究植物对环境的影响等一系列活动,增强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运用生态学的知识参与社会、生活的决策的能力和意识。
6、认识人类与生物圈的对立统一关系,增强辨证唯物的自然观,意识到人类有能力管理好生物圈,进一步增强生物科学的价值观。
现在简单谈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是如何做的?
1、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学习概念的兴趣,有利于概念的传递和形成。
利用生物教材的激发学生学习重要概念的具体做法之一是,在每节的开头部分设置了“想一想,议一议”栏目。该栏目创设一个与本节即将学习的重要概念有关的问题情景,情景中提出的问题不是僵化的、生硬的概念性内容,而是围绕重要概念提出一个或几个值得探讨和思考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或已有知识进行解决,这些问题可以指向正文中即将介绍的重要概念,或与这些重要概念具有很强的关联性,以帮助学生理解将要学习的重要概念。例如,在初中生物的第一节中设置如下的问题情境:“图中的机器人能用乐器演奏出优美动听的曲子。有的机器人还能做操、跳舞、踢足球,甚至与人交流。为什么说机器人不是生物?请说出你的理由。”在这个问题情境中,需要学生直接讨论的是,不是生物的机器人与生物之间具有哪些区别?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学生在头脑中给生物的特征下一个基本的定义,而这个基本的定义就是本节需要学习的重要概念。
2、设计好概念的正例、反例和特例,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概念体系重要概念的掌握,还需要例证的支持。概念的例证包括正例、反例和特例三个方面。概念的正例是指包含概念所反映的本质属性的具体事物,是概念所反映的具体对象。概念的正例:初中教材第一单元第一章的第一节讲到什么是生物,生物的基本特征是什么时,教材列举了植物、动物和微生物说明“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能进行呼吸”、“生物能排泄废物”、繁殖、遗传变异等基本特征,表明概念的正确性。运用反例可以加深学生对(正)概念的准确把握,提高辨析科学概念的能力。同样是为了说明生物的基本特征,教材在“想一想,议一议”栏目中设置了“会演奏乐器的机器人不是生物,为什么?”的反例;教材正文在呈现一片森林、一块草地、一个池塘是一个生态系统时,在旁栏可以让学生思考一棵树、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鱼是不是生态系统的反例。在概念学习中,忽略特例,往往会导致概念的内涵混淆,外延扩大或缩小。因此,教科书中应尽可能地列举典型的特例,帮助学生全面系统地理解概念。
复习时应用概念图:建构概念图----体现概念及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概念图是一种把概念和知识点具体化、可视化的工具,最能体现出学生对所学重要概念及这些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的理解程度,建构概念图非常有助于理清并帮助学生建立相应的知识体系,同时,还是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一种较好的训练和提高。概念图在具体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1、概念图作为教师教学设计的工具、展示教学内容的工具、评价学生掌握知识的工具。
2、概念图作为学生学习的工具、建构知识结构,可作为学生复习、巩固知识的工具,可作为学生自我评价的工具。概念图不仅有助于学生复习知识、概念,而且有助于学生把知识、概念联系起来。概念图能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跨章节的复习,将零散的知识整合在一张概念图中,比如第一单元《生物与生物圈》
3、评课:(反思)
七年级的学生虽然没有学过生物学知识,但他们从小学的《自然》及生活中的电视节目中已了解了许多生物学的知识。他们能说出各种各样生物的名称、地球上哪些地方有生物生存等,但没有构成“生物和其生存的环境”的整体体系——生物圈的概念,不知生物和生存环境是相互依存的关系,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
需要反思的是:
1、对于七年级的学生,生物是一门新学科,所用的教材又是新教材,学生尚未进入正轨,尚未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讨论风气、合作精神,出现了课堂气氛松散的现象,在以后的教学中要从这一方面狠抓学生,分组时采取责任制,责任到人,做到“组内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
2、以后的教学过程要认真解读、努力钻研新大纲、新课程标准,尽量达到高的要求
生物心得体会2
通过参加新课程标准的集体视频学习,我体会颇深:
基本理念是:生物学是面向全体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生物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以及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充分体现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新课程三维目标。
第一、生物学新课程标准特别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探究能力的培养
新课标和新教材注重启迪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学习,努力为学生创设宽容、理解、和谐、平等、民主的课堂氛围。教材的内容与时俱进,图文并茂,精选了一些反映生命科学最新进展并与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健康等息息相关的内容,尽可能精简课堂讲授时间,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探究、观察、操作、思考、表达、交流的机会,为学生的创新活动提供了更广阔的时空。
第二、新课程标准特别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
生物学教学要求大胆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提倡和积极实践启发式、讨论式、合作式、探究式教学,加强生物学实验教学,积极采用计算机网络等多媒体辅助教学,使生物学和信息技术整合,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互动起来。同时注重对学生的个别辅导,使每个学生都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人,促进他们的个性发展,新课标和新教材很好地体现了上述的精神。
第三、新课程标准大力倡导“开放式”教学
新课标和新教材就是适当引进了合作式教学,加大了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与合作力度,实现了生物学课堂的开放性在这种开放式课堂中,学生学会了相互协作,学会了在和他人交流中获得信息的方法,处理信息的能力。这对培养学生的开放思想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第四、新课标强烈要求学习方式的变革
新课标要求学生由过去被动、机械、僵化的学习方式变为主动、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由过去“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如何实现这一转变,关键是课堂是否能真正交给主体的学生,老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宰者、统治者、演讲者,而是学生的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
第五、在新课程要注重人文精神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新课程强调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强调深入到学生的认知世界,通过参与学习过程,在看、听、说、闻思全方位得到深刻的体验。课堂不仅是学科知识的殿堂,更是人性养育的圣殿,是学生成长的舞台,是学生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天空,有了认知的过程、学习兴趣、热情、动机得以加强,内心体验和心灵世界得到了丰富,有了亲身的体验,学习态度和责任,对个人价值的认识,就可能有进一步发展。
第六、新课标要求把实验到落到实处
实验要求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合作探究的能力,不光重视实验的结果,更要重视实验的过程,要求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这也是新课程评价的一个重要内容,实验材料、用具等发动学生自己准备,学生准备的过程就是学习思考的过程,分析辨别的过程。
第七、新课标重课堂教学和解决实际问题紧密联系
传统教学往往只重视知识的获得,而对于知识的获得过程和获得知识后的应用重视不够,因此造成死记硬背、机械记忆的学习状况,学到的知识是死知识,不能付诸于实践。现在的课堂无论是学生提出问题,还是老师和学生合作学习,都离不开解决实际问题,学以至用吗,让学生从身边的生活实际中体会到生物知识的重要性。
第八、新课标重课堂教学的过程评价
学生学习积极主动传统教学只注重期末考试、升学考试这些终结性评价,忽视了过程性评价,这样造成学生轻视学习过程,只重视学习结果,学习的主动性和合作性差,新课程标准对教学的评价落实到每节课上,无论学生的提问,回答问题,搜集资料,做实验的过程等,这样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把课上课下的每一节环节都做的很认真、很投入,从而强化了学习过程,间接影响了学习结果,使学生的各种技能和能力得到广泛培养和提高。
总之,新课程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合作,学会探究,新课程将以创新为中心,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创造的欲望,勇于创新。教师要先行。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充电,学习新知识,提高自身修养,贯彻新课标的指导思想,更新理念,改进教学方法,争取成为一名合格的、成熟的生物教师。
生物心得体会3
我是生物工程系__级园艺班学生___,作为一名即将毕业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是我们在大学学习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现在毕业后找工作首先要求“有工作经验”,如果能提前在企业实习,正好为将来求职积累一些资本。
大三第一学期末,我有幸到连云港振兴恒巨花卉实习,在将近4个月的实习期里,我初步接触到蝴蝶兰各个苗期的栽培与养护的一些技术,催花技术,组盆技术以及年宵花卉出售情况,熟悉了蝴蝶兰的生物学特性,在不同的生长时期蝴蝶兰对光照,温度,水分,湿度,肥料的要求以及病虫害的防治等。积累了一定的社会经验和工作经验。负责指导我的是一名姓李的主管,实习内容主要是蝴蝶兰的日常管理技术。在我们主管的悉心教导下,很快我就熟悉了蝴蝶兰的栽培与养护流程,使自己的基础知识更牢固,技术更全面,实际操作能力有所提高,以下就是我的一些实习过程和体会。首先实习让我觉得很新鲜,因为这毕竟是自己的第一个实习单位,也觉得自己应该会在这里过得很快乐的。
第一天进仓实习,我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只见几个陌生的脸孔。我微笑着和他们打招呼。从那天起,我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天早上见到他们都要微笑的说声“你早”或“早上好”,那是我心底真诚的问候。我总觉得,经常有一些细微的东西容易被我们忽略,比如轻轻的一声问候,但它却表达了对同事对朋友的关怀,也让他人感觉到被重视与被关心。仅仅几天的时间,我就和同事们打成一片,我想,应该是我的真诚,换取了同事的信任。他们把我当朋友,也愿意把工作分配给我。
只要你是真诚的,谁会在乎你资历小,又有谁会小看你呢?我想很多人和我一样,进实习单位的时候,都做类似扫地,倒垃圾的“杂活”。或许同事们认为你是小字辈,要从小事做起,但有些时候,是因为他们心中没底,不知道你能做什么。一些调查表明,绝大部分的实习生从事的是日常性事务工作,例如电话接待、资料整理、文字处理、打印装订文件及其它初级工作;只有少数的同学,从事的是相对专业性的工作,比如项目设计、软件制作、文案起草、专项策划等。我们大多对于实习效果并不满意。很多同学觉得做的都是很琐碎的事情,很难提高个人能力,认为得不到充分锻炼机会,认为企业把自己当成打杂的,接触不到实际工作。在1、2个月的实习中一直从事日常工作降低了实习意义,对能力提高起不到很好帮助。其实做“杂活”对我们是必需的。
不是每个实习生都能幸运地接触到具体工作实践,所以,首先需要把心态放平,调整自己对实习的想法。我们经常说“后生可畏”和“实践才能检验真理”,参加工作后,很多事情需要自己去处理,要在短短的1-2个月里面学会融入新的集体,熟悉工作,不像在学校里可以慢慢磨合。有一个实习机会总比在家里待着好,起码对企业的工作流程、工作环境、企业管理及企业文化都会有一定了解。我对实习的总结有以下几点:首先,份内的工作当然要认真完成,但勇敢的“主动请缨”却能为你赢得更多的机会。只要勤问、勤学、勤做,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我在实习中逐渐变得“勇敢”。虽然开始也会有顾忌,怕“主动出击”会招惹“不知天高地厚”的蔑视。但事实告诉我,应该对自己有信心,应该有勇气去尝试。即便在尝试中失败,也能让自己成长,没有锻炼的机会,谈何积累和成长?而这一切,只能靠自己去争取。等待,只能让你在沉默中消亡;只有主动,才能为自己创造良机。其次,无论哪个职位,都要有激情和耐心。激情让我们对工作充满热情,愿意为目标奋斗;耐心又让我们细致的对待工作,力求做好每个细节,精益求精。激情与耐心互补促进,才能碰撞出最美丽的火花,工作才一能做到最好。实习还让我懂了一条道理--讲究条理。如果你不想让自己在紧急的时候手忙脚乱,就要养成讲究条理性的好习惯。
最后一点,实习中最大的收获可以说是对沟通技巧和能力的锻炼了。比如,认识一个人,首先要记住对方的名字。了解一个人,则需要深入的交流。而这些,都要自己主动去做。实习生在面对陌生工作环境时常常比较被动,实习一定比正式工作要轻松很多,即使任务没有完成好也不会产生很大影响。公司对我们的态度一般也是允许犯错。所以我们要抱着学习的心态,避免紧张情绪,把前辈们都当成老师而非同事就可以了。讲到这,我不禁想起,曾几何时,寒,暑假也是大学生们的节日,除了面临毕业和就业的高年级学生为就业做准备,大一、大二的学生可以尽情度假。可近年来,随着就业压力增大,不少大学生从入校开始就通过各种途径接触社会。于是,假期中越来越多的低年级大学生走进社会。相当数量的大学生从事着底层工作的实习,辛苦奔波之后得到的只是一纸如常的评价。也难怪很多学生不愿意从事基层的工作,有的做不了几天就走人,也有的把实习当作应付作业,敷衍了事。虽然真正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都是从基层开始锻炼的,只有真正了解基层才能合理有效地进行工作,可是大学生走出校门主要是为了锻炼口头表达能力以及独立完成工作的能力的。实习可能过得很忙碌,很累,但无论辛苦与否、薪酬多或少、理论的东西学到没有,表面上是否有大的收获,我都会很满足;因为我多了这一份经历,这会让我成长。
我坚信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实习,所获得的实践经验对我终身受益,在我毕业后的实际工作中将不断的得到验证,我会不断的理解和体会实习中所学到的知识,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把我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不断的应用到实际工作来,充分展示自我的个人价值和人生价值。为实现自我的理想和光明的前程努力。
生物心得体会4
20__年12月12日,我参加了十三师教研室在红星一场进行的教研活动。我听了红星一场学校乔红老师的《病毒》一课,使我对新近教研室倡导的“教学评一致性”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我通过本次听课活动感受颇多:
1、红星一场学校生物老师乔红在一上课就确立了教学目标,给学生了一个明确的方向。在课堂上乔老师更像一位朋友,帮助学生通过一系列的引导,让学生主动的获取知识。乔红老师在上课时,与学生的互动性很高,让学生在快乐中不自觉地记住很多知识,而且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下,学生所记住的东西往往是很多的,并且能深入的理解其中的精髓。我觉得这是我要向乔老师学习的地方。
2、乔老师巧妙设计评价任务,检测学生的学习状况。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上主动求知、主动探索的主体;乔红老师耐心聆听每一位同学的意见,适时给予鼓励和点拨,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让每一位学生在和谐、宽松的内部环境中去获得新知,变被动为主动,转客体为主体。最后留的作业是让学生自己动手用橡皮泥制作病毒模型,并加以引导学生正确做法,结果不言而谕,学生的情感得以升华。使本堂课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3、立足于学生,找到合适的教学方法。知道了去哪里,接着就要考虑怎么去了。乔红老师综合运用了观察法、讨论法、小组合作学习等多种教学方法,培养了学生各个方面的思维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课堂效果,在教学中,尤其给学生创设观察的情境和思考的余地,让他们有机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在课堂中采取各种形式的课堂活动来教学,活跃了课堂气氛,如:师生互动、创设情境,真正实现了课堂形式的多样化和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原则。
4、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更加注重知识和生活之间的联系,尤其是生物学科,怎样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生物意识,动手操作能力是中学生物教学的根本目的。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如何体现新课程改革理念,就是要把课本知识和生活经验紧密结合起来,在生活中学习生物知识,然后把学到的生物知识运用到生活当中,真正实现了实践性学习的原则,使枯燥无味的生物知识转化日常生活经验,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乔红老师在《病毒》这一课教学中,开篇就引入了新近发生的埃博拉病毒,使学生一下就产生了学习的兴趣和欲望。
通过这次听课,我发现了自己在教学中的差距与不足,更从优秀教师那里获得了许多经验与感悟,今后我将不断反思,不断努力,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是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方法实实在在落实到课堂中去。
生物心得体会5
第一次接受课改新理念,感受课改新思维,使用课改新教材,我觉得课改给人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它恰似一把迈向成功教育的钥匙。
首先,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教学过程突出多样性和选择性,让每位充满个性的学生都得到充分的选择自由,从而得到充分的发展。即构建以人为本、百花齐放的新型教学体系;它变沉闷、闭塞的课堂为欢声笑语,使课堂充满自由、民主、和谐的氛围;它更注重的是师生的交流、学习过程以及学习过程中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情感体验,它还注重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习和做人的品性。
其次,课程改革是全民族的一件大事,关系着下一代人才的健康成长。课改应是全社会共同关心、共同参与的大事。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沟通"和"合作"的过程。我们常常说沟通从心开始,课改的对话就是一场社会性的、多重网状式的对话。
第一,课改需要加强老师与学生的心灵对话。教学只有建立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才能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而创设民主和谐的对话氛围,正是这种双边活动的有力体现,它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它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意识和创新精神,它能使学生置身于快乐之中。当然,教师在对话中要以一个参与者、研究者的身份出现在学生的探索、研究、讨论之中。与学生一起发表自己的观点,交换自己的看法。教师用商量的、研讨的口吻与学生对话,鼓励学生相互补充,展开讨论。比如"我想这样做,大家看行不行?""这位同学是这么想的,你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如果学生向教师提问题。教师要热情对待,积极回答。在对话中,要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把话说完。
第二,课改需要加强教材、理念与家长的对话。课改涉及千家万户,家长的理解与支持是新课程能否顺利实施的一个重要因素。课改不仅对老师提出要求,也对家长提出了新的要求。因为许多课都需要家长配合辅导,或做一些必要的准备工作。让家长了解新课程,取得家长对课改的支持,是这次课改实验区普遍的做法,也是课改的应有之意。我校采取了多种办法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新课程是怎么一回事,如召开家长会、致家长一封信、问卷调查等形式向家长宣传新课程理念。
第三,课改需要加强各市、县、校之间的对话。"路漫漫其修远兮",课改途中困惑多,疑难多,教具少,信息少。面对共同的处境,各校纷纷群策群力,进行一场场多形式的课改对话,例如:开学初的新课研讨及现场的听课、评课和送教下乡等活动,这些使得课改理念真正体现在课堂教学,扎根于课堂教学中,作用于每一个学生。群众的智慧是无止境的。对话中大家思维的火花得到碰撞,思路被打开了,思路又指引着出路,出路又决定课改教育的前途。正因为这样对话,我们的课改出现了"百花齐放"教学新局面。有了这样的对话,一线老师深感同行路上不孤单。
最后,课改是塑造"科研型"教师人才的一个平台。"科研兴校"已逐渐成为广大中小学领导和教师的共识。教师的未来和未来的教师,都将与教育科研联系起来。我们的课改也迫切呼唤科研能力的教育工作者在实践中以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为对象,运用科学研究的原则和方法,探寻教育规律及有效途径。
正所谓"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个好士兵"。参与课改实验的一线教师应该给自己一个重新的定位,树立科研意识。启动课改以来我们力求通过加强课程改革的研究,达到以科研促进实验的目的,依据本校特色,将课改工作与"探究--发展"课题相挂钩,以科研为先导,开展群众性课题研究。
因而,课改是塑造"科研型"教师人才的一个平台。广大教师应增强科研意识,积极投身于教学研究之中,做到人人都有研究专题,进而创造出一种浓厚的教科研氛围,形成一种教科研网络。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抓科研,课改必将出现欣欣向荣的新层面。
我在实践中总结出"以动制静"的方法,有以下三点做法:
1、课堂教学的形式要灵活多变:可以倡导由学生主持、主讲的主体式形式。例如,每个单元的许多阅读课,在前面精读例文的学习后,结合单元教学目标让学生主讲,组织讨论解决;可以倡导以学生主体活动为主的活动式教学形式。
2、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问题是学生学习的起点,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载体。一方面教师在教学引导中要精心设计好问题,要根据教学的不同阶段设计事实性、经验性、创造性和评价性问题,另一方面鼓励学生大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最后自行解决问题。教师要倡导无错原则,即疑问无禁区、疑问无错误,告示学生珍惜并行使问题咨询权。
3、生物课堂教学要力求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埋下伏笔。其最高境界应该在课堂教学结束后,仍然让学生保持继续学习的兴奋点。激发学生深入研讨并联系实际进行教育,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欲望又活跃了思维,更提高了“环境”意识。
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新课改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同样,我们老师更要发挥我们的创造力,在新课改的实践中找到更多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法。
总而言之,彷如一把钥匙打开一把坚锁。课改恰如一阵春风,正应了那句古诗"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我们沐浴着课改的春风,定会迈向成功教育的.彼岸。
课改不是简单地理解为变教材。课改不仅是换换教材,而是通过教材内容改变,实现包括课程功能、课程结构、教学方式和教学组织形式及课程评价体系等的根本转变,真正实现由过去的教“教材”转变为用“教材”教,由过去由老师传授为主转变为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学习为主。过去我们单纯强调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现在注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统一;以前关注更多的是学习结果,忽略了学生是通过什么样的学习方式和策略来学习,死记硬背题海训练得到的高分,掩盖了学生在学习方式上存在的问题。这次课改立足于三维目标的统一,不仅关注知识和技能,而且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方法。新课改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是填鸭式地完成教学任务。学生只靠死记硬背、题海战术来提高成绩,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学习没有兴趣,尤其感到高中生物课枯燥乏味,师生之间也缺乏合作与交流。教学过程实际上则是师生共同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处理好传统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要改变学生过去单一的、接受性的学习方式,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新的学习方式包括: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新课程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必须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发挥,促进学生的特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因此,教师的教学方式应当服从于学生的学习方式,以使学生学习变得富有个性,并最终达到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的目标。
生物心得体会范例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