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以来,中秋节风俗更加盛行,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小编在此献上中秋节的习俗作文700字,希望大家喜欢。
中秋节的习俗作文700字篇一
俗语说的好,“月到中秋分外明”,但是今年的中秋,受台风“莫兰蒂”的影响,一早就细雨绵绵。但我们全家还是如约而行,去乡下看望外婆和外曾祖父。
走在回乡的小路上,不时看到种在田间的大棚蔬菜,虽然天公不作美,但还有不少农民伯伯在田里忙碌的身影。最吸引人的是路旁的各种蔬菜,其中丝瓜和扁豆都是要搭棚的,嫩嫩的黄花,沿着支架附在支架上,零星散落在碧绿之中;我还看到了我喜欢的深紫色的扁豆花,那一抹亮眼的紫色给大地增添了一份绚丽的色彩。绿色的韭菜和青椒也长得非常好,看了让人垂涎欲滴。路旁的枫叶摇曳在树枝,在这诗意的节日里已经是一片火红。我瞬间诗意大发,停了下来,吟诵出杜牧《山行》中“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诗句。我还捡了一片随处飘落的枫叶,准备回家做书签用。
当我们走到家门口时,外婆早已经在家门口迎接我们了。外婆是个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老人,她为我们烧了一大桌的好菜。因为外婆平时要照顾外曾祖父,一直住在乡下,平时很少来城里,所以非常想念我们。她为我们烧了野生的河虾和土鸡,还有一些新鲜的蔬菜,让本来就是吃货的我非常开心。我不时的夸奖外婆精湛的厨艺,虽然城里也经常吃这些东西,但还是觉得乡下菜肴更加清香更加美味。
坐在外婆的家里,不时听到嗷嗷的叫声,我就问外婆:“这是什么声音啊,外婆?”外婆笑嘻嘻地说:“是东边的养猪大户家的'小猪在叫呢?”我瞬间想到,我从来没有看到小猪呢,于是就和妈妈说:“我们去看小猪吧!”走到那家养猪大户的门口时,还有一只可爱的小狗一直在对我摇尾巴。虽然我十分的害怕,但是我还是勇敢地走到了猪圏,猪圏里是有点臭臭的味道,但我看到了可爱的小猪和慈祥的母猪妈妈依偎在一起,我忍不住笑了起来。我们还到了邻居家看了活生生的鸡鸭鹅,因为这些东西我只在书本和电视上看到,这还是第一次看到真正的活禽。
快乐的时间总是短暂的,因为雨势越来越大,外婆劝我们早点动身。临走前外婆嘱咐我要好好学习,努力读书,并且有空要坚持来看她。晚上当我们回到家时,虽然没有月亮,但是我得知我们国家的“天空二号”要在中秋之夜发射的消息,非常的激动。我感觉我的心中也有一个月亮,是洁白的是明净的。我那有些文艺范的妈妈还随性写了一首小诗,“华夏喜中秋,天宫庆二号,今夜虽无月,人家乐融融”。今年的中秋虽然没有月亮,但我觉得非常的难忘,非常的温馨,非常的快乐。
中秋节的习俗作文700字篇二
我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有悠久的历史,和其他传统节日一样,它的形式与意义也是慢慢发展形成的。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在《周礼》一书中已有“中秋”一词,并有相关的祭祀的记载。在民间,我国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在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
后来贵族和文人学士也仿出国效起来,在中秋时节,对着天上又亮又圆一轮皓月,观赏祭拜,寄托情怀,这种习俗就这样传到民间,形成一个传统的活动。加之相关诗词的作用,中秋节更逐渐为人们重视。
到了唐代,这种祭月的风俗更为人们关注,中秋节也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这个节日盛行于宋朝。在北宋,八月十五夜,满城人家,不论贫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说出心愿,祈求月亮神的保佑。
中国城乡各地,乃至在遍布世界各地的华人侨胞,中秋节这天都有赏月、吃月饼的习俗。民间谚语说"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
中秋节还有吃芋头的习俗。节日这天家家户户烹煮一锅蕃薯芋头,供家人食用。据说是感谢土地公公赐给穷人蕃薯芋头以解困之恩德。还有把吃芋头同元末汉人推翻元朝暴政联系起来。"芋艿"和"遇难"的谐音,吃芋艿不忘国家和民族的危难。
中秋游乐。在江南一带,因为江河湖泊纵横交错,"夜半湖生看串月,几人醉倚望河亭。也是美事一桩。
中秋节的习俗作文700字篇三
中秋节的传说是非常丰富的,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之类的神话故事流传甚广。
十五的月亮总是那么圆,那么明亮,好像是把一个巨大的并且会发光的白玉圆盘高高地挂在天空,她的光芒也永远总是那么的柔和而曼妙。
圆圆的月饼也如一轮轮小小的明月,被人从高天之上摘下来放入这晶莹光润的圆碟中。
大而香甜的香蕉,红艳而清脆的苹果,如珍珠般圆润的葡萄,还有甜如春蜜的蜜桃,爽甜可口的大西瓜……各种新鲜的水果似群英荟萃般一丝不苟的摆放在八仙桌上,似朝奉般恭聚于月饼周圆。
每年的中秋节,无论离家多么远的人也总是要赶回来和家人一起过中秋。在桂花树下,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月饼,看花赏月,其乐融融的在一起唠嗑,一片欢声笑语,一片幸福祥和的气氛。
在这古老传统的影响下我国一直有这样的习俗每到中秋家家户户都吃团圆饭,让许多亲朋好友在于今日又聚集在了一起,这是一件多么令人激动的事情。这让许多在外地的人们又回到了温暖的家,享受到了家的温馨自古至今有多少客居他乡的游子常年在外这使得人们常用月圆月缺来形容人们的”悲欢离合”这又让多少人痛心!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诗句,这都是千古绝唱!许多游子不都是用月来表达对家乡的深深的感情、对亲人的关怀与思念吗!我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苏东坡有诗写道:“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清朝杨光辅写道:“月饼饱装桃肉馅,雪糕甜砌蔗糖霜”。“拜月亭”苏东坡有诗写道:“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清朝杨光辅写道:“月饼饱装桃肉馅,雪糕甜砌蔗糖霜”。“望月楼”的古迹。北京的“月坛”就是明嘉靖年间为皇家祭月修造的。现在不也是有大多数部分的人围坐在桌前”吃饼赏月”吗!
中秋节是快乐的,是团圆的象征,是充满喜悦的象征,让我们共同欢过这个有”意义”的”中秋节!”吧!
我眼中的中秋节是团圆的,是幸福的,是美满的,一家人幸福的坐在一起吃吃月饼,聊聊心事,再幸福不过了。中秋节是快乐的,是团圆的象征,是充满喜悦的象征,让我们共同欢过这个有”意义”的”中秋节!”吧!
中秋节的习俗作文700字篇四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我国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
相传古代齐国丑女无盐,幼年时曾虔诚拜月,长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宫,但未被宠幸。某年八月十五赏月,天子在月光下见到她,觉得她美丽出众,后立她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来。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称,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北宋京师。八月十五夜,满城人家,不论贫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说出心愿,祈求月亮神的保佑。南宋,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义。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明清以来,中秋节的风俗更加盛行;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今天,月下游玩的习俗,已远没有旧时盛行。但设宴赏月仍很盛行,人们把酒问月,庆贺美好的生活,或祝远方的亲人健康快乐,和家人“千里共婵娟”。
中秋节的习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中秋节的习俗作文700字篇五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根据史籍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根据我国的历法,农历八月在秋季中间,为秋季的第二个月,称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称“中秋”。中秋节有许多别称:因节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称“八月节”、“八月半”;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中秋节月亮圆满,象征团圆,因而又叫“团圆节”。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
关于“团圆节”的记载最早见于明代。《西湖游览志余》中说:“八月十五谓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送,取团圆之意”。《帝京景物略》中也说:“八月十五祭月,其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刻如莲花……其有妇归宁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团圆节。”中秋晚上,我国大部分地区还有烙“团圆”的习俗,即烙一种象征团圆、类似月饼的小饼子,饼内包糖、芝麻、桂花和蔬菜等,外压月亮、桂树、兔子等图案。祭月之后,由家中长者将饼按人数分切成块,每人一块,如有人不在家即为其留下一份,表示合家团圆。
中秋节时,云稀雾少,月光皎洁明亮,民间除了要举行赏月、祭月、吃月饼祝福团圆等一系列活动,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除月饼外,各种时令鲜果干果也是中秋夜的美食。
中秋节起源的另一个说法是: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恰好是稻子成熟的时刻,各家都拜土地神。中秋可能就是秋报的遗俗。
中秋节的习俗作文700字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