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提供入党申请书、读后感、检讨书、自我鉴定、思想汇报、自我评价、入党誓词、等各类知识经验文章供你学习参考。

高二历史选修知识点归纳

姚靖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高二历史选修知识点归纳

  部分高二文科生可能都不懂怎么历史选修知识点归纳,导致历史选修知识点欠缺。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历史选修知识点归纳,希望分享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梭伦改革

  背景

  (1)政治:贵族在政治上的专横和经济上的压榨激起平民的反抗,贵族与平民矛盾激化。(直原)

  (2)经济:雅典工商业发展,工商业奴隶主的崛起,要求分享权利。(阶级基础)

  (3)公元前594年梭伦当选为首席执政官,领导改革。(前提)

  措施

  (1)颁布解负令,废除债务奴隶制

  (2)确立财产等级制,按财产多少划分等级,等级不同的权利和义务不同

  (3)改革国家权力机构:公民大会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创立四百人议事会和陪审法庭 (即民众法庭,由公民抽签组成)

  (4)鼓励发展农业、工商业

  作用

  (1)保护平民的财产和人身权利

  (2)打破了贵族世袭原则,使工商业奴隶主分享了政治权力,也使下层平民获得了一定的公民权利

  (3)提高了公民参政议政的积极性,打破了贵族对政权的垄断,赋予平民直接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力,为政治民主化开辟了道路。

  (4)推动了雅典奴隶制经济的发展,为民主政治奠定了经济基础

  性质

  奴隶主阶级为缓解社会矛盾,稳定奴隶主贵族统治秩序的改革

  影响

  积极:

  (1)改革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有利于工商业奴隶主阶层的崛起,为雅典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

  (2)动摇了氏族贵族的世袭特权,奠定了城邦民主政治的基础(最重要),为后来西方民主政治提供了借鉴。

  局限:“中庸”(折中)原则决定了他的民主化改革的不彻底性,贵族有更多的政治权利,氏族制度残余仍得以续存。它的民主政治实质上只是奴隶主阶级内部的民主。

  补充: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和完善

  (1) 克里斯提尼改革

  措施:第一,以地域部落取代血缘部落;第二,设立五百人议事会;第三,成立十将军委员会;第四,扩大公民大会的权利;第五,实行陶片放逐法。

  作用:基本铲除了旧氏族贵族的政治特权,公民参政权空前扩大,最终在雅典确立了民主体制。

  (2) 伯里克利改革

  措施:第一:公民大会最高权力机关,一切成年的雅典男性公民皆有权参加公民大会。第二:五百人议事会是公民大会的最高权力的代表,负责监督行政官员落实大会决议。 第三:民众法庭是日常司法机关。第四:公职人员发放津贴。

  作用:促进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和完善,雅典民主政治空前繁荣。

  (3) 雅典民主制的特点:人民主权、轮番而治。

  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和民众法庭是民主政体特征的充分体现。

  (4) 局限:非公民,例如外邦移民、奴隶和他国公民,都没有民主的权利;雅典妇女没有政治权利.不能参加公民大会。

  商鞅变法

  背景

  (1)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经济基础变化;(2)新兴地主阶级兴起,阶级基础变化;

  (3)百家争鸣的局面,法家思想的影响奠定了思想基础;(4)秦孝公顺应时代潮流

  措施

  经济:

  (1)经济废井田、开阡陌;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

  (2)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3)统一度量衡

  政治:

  (1)奖励军功,实行二十等爵制,废世卿世禄

  (2)严格户籍制度,实行连坐法

  (3)推行郡县制,强化中央集权

  (4)制订《秦律》

  文化:

  焚烧诗书

  风尚:

  改革社会风尚

  性质

  加强地主阶级中央集权的封建化改革

  影响

  (1)战国时期最彻底的改革

  (2)确立了确立土地私有制度

  (3)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从此开始

  (4)提高军队的战斗力,达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为秦后来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5)对秦国以至中国历史的发展都起了重要作用。

  成功原因

  (1)顺应历史潮流: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时期,封建社会取代奴隶社会是历史发展的趋势,商鞅变法顺应了这一趋势。

  (2)商鞅取信于民,执法如山,不惧权贵,以大无畏的精神将改革进行到底。

  (3)商鞅变法的内容深入人心,即便是商鞅遇害,“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

  (4)法家思想的传播和商鞅对守旧派贵族的论战,奠定了变法的思想理论基础,扫除了变法的障碍。

  (5)秦孝公变法图强的决心,以及对商鞅的支持、重用是变法的后盾。

  北魏孝文帝改革

  背景

  (1)北魏崛起后统一黄河流域,民族融合加强

  (2)各种制度弊端暴露,社会矛盾激化(北魏初期,在地方上的基层统治实行宗主督护制。地主豪强把宗族、佃客组织起来,修筑坞堡.割据一方。宗主控制人口.逃避赋役。北魏统一北方后,民族融合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由于鲜卑贵族实行民族歧视政策,更进一步激化了社会矛盾(民族矛盾、阶级矛盾、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3)冯太后和孝文帝对汉文化的推崇

  措施及作用

  前期(冯太后改制)

  (1)实行俸禄制度,整顿史治吏治有所好转

  (2)推行均田制农民获得土地,抑制了土地兼并,推动北方经济恢复与发展

  (3)设立三长制健全基层政权,完善行政体制,有利中央集权的巩固

  (4)推行租调制改变了赋税征收混乱的现象,增加财政收入

  后期孝文帝汉化

  (1)迁都洛阳。保证了改革的深入

  (2)易服装,讲汉话,改汉姓,通婚姻,改籍贯促进了鲜卑人对汉族文化的认同;争取到汉族地主对北魏朝廷的支持;推动了政权向汉族王朝统治模式的转化。

  (3)采纳汉族的典章制度,大大加速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进程。

  性质

  是冯太后和孝文帝自上而下掀起的一次改变北魏社会面貌的封建化改革运动。

  影响

  (1)经济:北方的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2)政治:加速了北魏的封建化进程;

  (3)民族:缓和民族矛盾,巩固封建统治,促进民族融合,隋唐时期国家重新实现统一奠定了基础。

  局限性:改革不加选择,全盘汉化,没有继承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

  王安石变法

  背景

  (1)社会矛盾尖锐:阶级矛盾,民族矛盾,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

  (2)冗兵、冗官、冗费使军队战斗力弱,行政效率低下,国家财政负担沉重入不敷出形成积贫积弱局面。

  措施及作用

  富国之法

  (1)青苗法。农民免受高利贷盘剥,政府收入增加

  (2)募役法(免役法)。减轻了农民的差役负担,保证了生产时间

  (3)农田水利法。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4)方田均税法。增加了国家的赋税收入

  (5)市易法。有利于稳定物价,增加国家收入

  (6)均输法。节约开支和成本,减轻纳税户的负担

  强兵之法

  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设军器监 。加强对人民控制,减少了军费开支,提高了军队战斗力,充实了边防力量。

  取士之法

  改革科举制,整顿太学,唯才用人。有利人才的选拔、培养和使用。

  性质

  在不触动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封建社会内部矛盾进行局部调整,是社会改良性质的改革。

  影响

  积极:财政收入增加,增强军事力量,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积贫积弱的局面。

  消极:变法以维护地主阶级统治为出发点,农民的处境没有根本改变,负担依然沉重。

  目的

  (1)直接目的:为了富国强兵,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

  (2)根本目的:为了挽救北宋统治危机,巩固封建统。

  特点

  (1)以“富国强兵”为中心内容。

  (2)是对封建社会内部矛盾的局部调整。

  失败原因

  (1)触犯大地主、大官僚利益,遭到激烈反对。

  (2)执行过程中用人不当,引起民间不满。支持变法的组织机构不够健全,赏罚也不够公正,支持变法的宋神宗本身也摇摆不定等等。

  (3)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因为变法本身没有触及社会的根本问题。

  欧洲宗教改革

  背景

  (1)经济根源(根本原因):随着西欧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的发展,天主教会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天主教地位:经济上,是最大的封建地产所有者;政治上,教权高于世俗王权,至高无上;思想文化上,支配文化教育,钳制人们思想;社会生活方面,天主教会的影响无处不在,广大人民深受教会束缚)

  (2)直接原因:天主教会的腐败和搜刮。

  (3)政治因素: 民族国家的形成(政权与教权矛盾加深,天主教会成为各国中央集权的最大障碍)。

  (4)宗教“异端”运动:对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提出了有力的挑战对宗教改革影响深远。

  (5)文化因素: 文艺复兴的影响,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导火线

  1517年,罗马教皇以兜售赎罪券的形式对德意志进行勒索

  主要改革

  德国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瑞士日内瓦加尔文宗教改革、英国亨利八世宗教改革

  概况

  1.马丁·路德发起宗教改革

  原因

  (1)根本原因:15~16世纪,德意志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2)主要原因:罗马教廷对德意志的神权统治和经济搜刮;

  (3)直接原因导火线:1517年,教皇派人到德意志兜售赎罪券。

  目的

  摆脱罗马教廷的桎梏,建立促进民族复兴的本国教会

  时间

  1517年开始

  经过

  开始:“九十五条论纲”,1517年。

  意义

  揭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

  内容及评价

  (1)思想的核心是“因信称义”;人人在上帝与《圣经》面前都是平等的;信仰的惟一依据是《圣经》。反映了正在兴起的资产阶级要求自由、平等的愿望和反封建的思想。

  (2)简化宗教仪式,并主张神甫可以娶妻。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建立“廉价教会”的要求,进行资本原始积累。

  (3)王权高于教权;建立本民族教会。表达了新兴资产阶级彻底摆脱罗马教廷的控制,加强王权,实现国家统一的政治要求。

  影响

  (1)推动了广大民众的反封建斗争,沉重打击了天主教会和封建势力;

  (2)确立了“教随国定”的原则,形成了一种新教路德宗;(3)有利于德意志民族语言的发展;

  (4)为欧洲的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宗教改革开辟了道路。

  2.加尔文宗教改革

  背景

  (1)受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影响

  (2)受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影响

  内容

  (1)坚持《圣经》绝对权威,反对教皇权威;

  (2)主张简化宗教仪式;

  (3)核心:主张先定论;

  (4)主张发财致富;

  (5)主张自由、平等,个人主义;

  (6)制定严格的道德标准:主张要有奋斗精神具有简朴、诚实、讲信用等高尚美德。

  评价

  反映了早期资本原始积累时期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为资产阶级发财致富作辩护。

  作用

  (1)打击了天主教会的势力;

  (2)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

  (3)日内瓦也由此成为“新教的罗马”

  3.亨利八世宗教改革

  背景

  (1)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要求冲破封建神学思想的束缚;

  (2)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思想的传播;

  (3)日益强大的王权力图摆脱罗马教权的桎梏;

  (4)欧洲大陆宗教改革的推动。

  发起者和时间

  国王亨利八世,1534年国会通过了著名的“至尊法案”

  性质

  是一场自上而下的宗教改革运动

  动机

  建立作为王权之精神支柱的、不受罗马教廷控制的民族教会,加强统治。

  实质

  反映了王权和教权的斗争

  内容

  (1)1534年,颁布《至尊法案》断绝英国教会在行政和经济上与罗马教廷的关系;

  (2)规定国王为英国最高首脑;

  (3)保留天主教的教阶制度,教义和仪式;

  (4)没收修道院财产归王室所有

  特点

  (1)宗教改革由中央政府推动,自上而下地展开,国王在改革中成为英国教会的最高领袖;

  (2)没有触动天主教的教义和仪式,英国国教会成为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

  影响

  (1)摆脱了罗马教权的桎梏,巩固了日益强大的王权;(2)使英国__成为英国国教,教会成为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

  (3)天主教会的财产落到新兴资产阶级手里,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

  (4)比较保守的,在宗教信仰和神学思想方面没有实质性的变化,不利于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后出现清教运动。

  4.结果

  建立了不受罗马教会控制的新教,路德教,加尔文教和英国国教。

  5.历史作用

  (1)沉重打击了天主教会在欧洲的神权统治,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旗帜。

  (2)促进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发展。

  (3)打击了西欧的封建势力。

  (4)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5)促进了西欧各国民族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6.实质

  西欧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里进行的一场反封建的政治斗争。

  7.目的

  建立适应于民族国家发展的“民族教会”(适应于资产阶级兴起需要的“廉价教会”)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背景

  (1)经济:封建农奴制度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根本原因。(农奴制给俄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消极影响(自由劳动力短缺、工业资本缺乏、国内市场狭窄)俄国工业发展的速度远远落后于其他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2)政治:农奴制引发尖锐的阶级矛盾,农奴反抗越来越多;

  (3)思想:出现反对农奴制和沙皇专制统治的新思潮(赫尔岑等);

  (4)军事: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使社会矛盾尖锐化—直接原因;

  (5)个人:亚历山大二世的决心和借鉴历史推行渐进的措施;

  (6)国际背景:西方进入工业文明时代。

  目的

  直接目的:化解日益激化的社会矛盾,增强国力,重振俄国的大国威望;

  根本目的:巩固统治,维护沙皇专制政权

  措施

  (1)颁布“二一九法令”,废除农奴制

  ①政治:废除农奴制,农民获得人身自由和公民权利

  ②经济:通过高价赎买的方式获得一块份地

  ③组织:建立村社管理农民(赎金和赋税的缴纳等)。

  (2)政治体制:建立地方和城市的自治机构

  (3)司法制度:废除等级审判制,建立公开陪审制

  性质

  是沙皇政府和贵族地主阶级主持的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改革。

  进步性

  地位:使俄国生产关系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实现了生产方式由封建性向资本主义方式的过渡,是俄国历史的转折点。

  作用:农奴的人身得到解放,挣脱了封建生产关系的束缚,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大量自由劳动力和资金,加速了俄国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加速了俄国的近代化(经济、政治、军事、教育、思想)。

  局限性:

  (1)不彻底性:农民很大程度上仍被束缚在土地上;

  (2)掠夺性:“解放”后的农奴被剥夺得一干二净(赎金高);

  (3)欺骗性:改革后的农民为生计重新受盘剥(土地少而贫瘠)

  日本的明治维新

  背景

  (1)幕府统治危机(内忧外患);

  内忧:政治上,国内阶级矛盾尖锐; 经济上,幕府统治阻碍资本主义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形成并得到发展;改革力量形成:中下级武士、新兴地主、商人、资本家); 外交上,闭关锁国落后于世界大趋势。

  外患:1853黑船事件,各国签约(通商、领事裁判权和协定关税),日本沦为半殖民地。

  (2)武装倒幕成功;

  (3)明治政府建立;

  目的

  (1)直接目的:富国强兵,发展资本主义,实现民族振兴,摆脱外来压迫。

  (2)根本目的:巩固以天皇为首的新政权

  措施及作用

  (1)政治上废除旧体制;设立新体制,加强中央集权

  ①废藩置县:彻底结束了封建割据局面,统一的中央集权政府开始建立起来,为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②四民平等,取消了等级身份制和武士阶级的特权。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大量自由劳动力和资本,这就建立了一种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社会体制。

  ③制定1889年宪法。标志着日本天皇制地主资产阶级联合专政的统治秩序基本确立,巩固了明治维新后确立的日本近代天皇制度。

  (2)经济上殖产兴业,发展近代经济

  ①废除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确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提高农民积极性,促进农业发展。

  ②改革地税。推动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为国家工业化政策提供了保障。

  ③引进西方技术设备;大力发展民用工业,兴建了大批近代企业;政府扶植私人企业;培养本国人才。在政府示范企业的刺激和政府的扶持下,日本出现了兴办工业的热潮。至19世纪90年代初日本初步实现了资本主义工业化。

  (3)文化上“文明开化”,变革文化和社会风俗

  提倡“文明开化”,努力发展教育,派遣留学生,社会生活习俗“西化”。为日本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大批掌握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的人才。

  (4)军事上建立新军队

  实行义务兵役制,取消了武士垄断军事的特权;仿照欧美组建一支常备军;改进军事装备,引进新式武器;现代化军工企业;设立军事院校,培养军事人才。建立了一支现代化军队,对于提高日本的国家地位有重要作用

  效忠天皇(皇军),接受武士道教育,封建军国主义色彩,使日本迅速走上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性质

  是天皇实行的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

  影响

  进步性:

  (1)对内

  ①经济: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促进日本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完成了工业革命,迈入强国行列。

  ②政治:日本由封建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加强了中央集权,确立了资本主义君主立宪制,巩固了天皇制

  ③文化:西方近代思想文化得到传播,社会面貌发生深刻变化

  (2)对外:摆脱了民族危机,跻身世界强国行列;为亚洲近邻提供了启迪和经验

  局限性: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突出表现:掌权多是原属统治阶级的武士阶层)。推行军国主义,开始了对亚洲邻国的侵略扩张。

  成功原因

  (1)封建专制统治相对薄弱 ;

  (2)倒幕派推翻了幕府统治;

  (3)倒幕派建新政权后进行了行之有效的改革;

  (4)列强集中侵略中国,客观上为日本提供了相对宽松的国际环境。

  日本近代化的表现

  政治上:实行君主立宪制(民主化的历程)

  经济上:初步实现资本主义工业化(工业化的历程)

  文化上:文明开化(西学东渐的历程)

  军事上:建立了现代化军队

  戊戌变法

  背景

  (1)必要性:

  ①《马关条约》的签订与民族危机的加深(经济上以资本输出为主;政治上掀起了瓜分中国狂潮,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②清政府统治危机加剧(财政危机、政治危机)。

  (2)可能性:

  ①经济基础: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民间出现办厂热潮。涌现张謇等实业家)。

  ②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壮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③思想来源:早期改良思潮。代表人物:王韬、薛福成、郑观应等;

  目的

  解救民族危难和缓和社会矛盾

  主张

  (1)经济-振兴工商业,发展资本主义,通过“商战”同外国资本主动进行竞争;

  (2)政治-学习西方先进的社会政治制度,设立议院;

  (3)文化-主张兴办学校,学习西方自然科学知识。

  影响

  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形成社会思潮,为维新变法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

  经过

  (1)兴起:康梁维新变法思想

  康有为把西学中的有关政治学说与儒家经史相结合,撰写了《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等重要著作,把孔子说成是“托古改制”者,借孔子的改革来论证当时改革的合理性,借用经学的外衣和孔子的亡灵,否定专制统治的思想基础,传播西学.为维新变法提供了合乎传统文化价值的理论依据。

  梁启超发表《变法通议》,抨击封建专制制度的危害,宣传兴民权、设议院、变法图存的思想。

  (2)开始:1895年春,康、梁领导发动“公车上书”,标志着戊戌变法运动的开始。

  (3)发展: 创办报纸:《中外纪闻》、《时务报》。组织学会:强学会、保国会。创办学堂:长沙就办了“时务学堂” 。上书请愿:1898年上清帝第五、六书。

  维新派通过开学会、办报刊的方式.宣扬维新变法,使更多的人关注和参与政治。议论时政、集会结社蔚然成风,维新变法的新局面逐渐形成。

  (4)高潮:百日维新

  原因:1897年11月,德国强占了胶州湾,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迫在眉睫的民族危亡

  各种力量推动:中国知识分子高涨的爱国热情,一些封疆大臣想富国强兵,摆脱民族危机,光绪皇帝不愿意做亡国之君,也想通过变法从慈禧太后手中夺权,自己能真正掌权。

  时间

  1898年6月11日(定国是诏)-----9月21日(农历戊戌年

  内容及作用

  (政治)颁布新法:允许官民上书言事。改革旧制:①改订律例,②裁撤冗员,③澄清吏治。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有机会参与政权。

  (经济)颁布新法:①中央设立矿务铁路总局、农工商总局,奖励农工商业的发展,②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决算。改革旧制:取消旗人由国家供养的特权,令其自谋生计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文教)颁布新法:①普遍设立中小学堂,京师设立大学堂;②设立译书局,翻译外国书籍,③准许设立报馆、学会,④奖励科学著作和发明。改革旧制:改革科举制度,废八股。有利于先进科学文化的传播。

  (军事)颁布新法:①精练陆军,改习洋操,②添置船舰,扩建海军团。改革旧制:裁汰旧军。增强国防力量。

  影响

  积极:基本上反映了维新派的愿望和主张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封建统治秩序。

  局限:没有涉及设议院、开国会、制定宪法等政治主张(原因)

  目的

  资产阶级:发展资本主义,挽救民族危亡。

  结果

  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取消新政,变法失败。

  失败原因

  (1)客观上,封建顽固势力对新政的破坏和镇压。旧势力力量雄厚;

  (2)这场变法运动的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较为薄弱。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得很不充分(根本原因)。

  ①脱离广大人民群众,依靠皇帝;

  ②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

  ③企图用“和平”“合法”的手段。

  (3)国际环境: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是不希望中国改革成功的。

  意义

  (1)是一场政治改革运动,变法图强救亡图存是变法的直接目的,表现出强烈的爱国热情。

  (2)是资产阶级变革社会制度的初步尝试,维新派试图在政治上变封建君主专制为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在经济上提倡兴办近代工业、交通运输业,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

  (3)也是近代中国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康有为、粱启超等资产阶级维新派提倡新学、主张兴民权,对封建思想文化进行了猛烈的抨击,为近代思想启蒙运动的蓬勃兴起开辟了道路。促进了人民的觉醒。维新运动留下的许多遗产.诸如解放思想、变革观念、建立社团、共办学堂、创办报刊、提倡女学、改易风俗等.更成为中华文明发展史上的宝贵财富。

  特点

  (1)把发展资本主义与救亡图存结合在一起。

  (2)力量弱小的维新派依靠的是没有实权的皇帝。

  (3)光绪皇帝的变法带有宫廷政变争夺的色彩。

  (4)内容全面,但未涉及“行宪法,开国会”等主张 。

  性质

  使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是一场爱国救亡运动,是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历史上重大改革的比较

  春秋改革和战国变法

  比较春秋改革和战国变法的不同,并分析其不同的根本原因。

  (1)不同:

  春秋改革

  ①目的是富国强兵,为争霸奠定基础;

  ②内容为任用贤才,改革内政,发展生产,增强军事;

  ③特点在维护旧制度前提下进行。

  战国变法

  ①目的是建立、巩固地主阶级的专政,完成统一;

  ②内容为废井田,承认土地私有,废除奴隶主贵族特权,实现中央集权;

  ③特点为封建制度取代奴隶制度。

  (2)原因:生产力水平不同。春秋时期,奴隶制仅仅开始瓦解;战国时,奴隶制的土地国有制已经大部分被封建土地私有制所取代,地主阶级力量增强。

  商鞅变法与孝文帝改革的异同点

  相同点:

  都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都促进了政权的封建化,都遇到守旧势力的反对和阻碍,结果都取得了成功。

  不同点:

  侧重点不同:商鞅变法侧重于富国强兵;而北魏孝文帝改革侧重于制度的更新、迁都和移风易俗。

  目的不同:商鞅变法是为了实现富国强兵以在兼并战争中取得优势地位;北魏孝文帝改革是为了缓和社会矛盾,改变鲜卑族的落后状态。

  彼得一世改革和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相同:

  起因:都不同程度受到西欧的影响

  主观目的:为了巩固沙皇统治,富国强兵

  结果:有利于俄国社会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

  不同:

  彼得一世改革 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性质 封建性质改革 资本主义性质改革

  内容 鼓励工场购买农奴,强化农奴制,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废除农奴制,解放农奴,促进俄国资本主义发展

  中国洋务运动与日本明治维新

  相同点:

  ①背景:在民族危机加剧的情况下向西方学习。

  ②目的:富国强兵,巩固统治。

  ③影响:两国都从西方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建立了一批近代企业、新式军队和学堂。

  不同点:

  结果不同,到19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洋务运动失败,而日本明治维新成功,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并发展成为亚洲强国。

  结果不同的原因:

  ①日本明治维新通过倒幕战争扫除了改革的障碍,而洋务运动受到顽固守旧势力的阻挠。

  ②明治维新以发展资本主义为目的,对封建制度进行全面冲击,获得成功。而洋务派是在维护封建统治的前提下,只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最终因封建统治的腐朽而失败。

  戊戌变法与明治维新

  相同点:

  ①性质上,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

  ②目的上,都要求摆脱危机,发展资本主义。

  不同点:

  ①社会背景上,日本统治阶级内部发生分化,中下级武士对现实不满;新兴地主和高利贷商人对自身处境也越来越不满;农民起义和市民的反抗斗争持续而猛烈,幕府统治已成为众矢之的。中国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封建主义与帝国主义勾结,且力量大。

  ②领导力量上,日本向资产阶级转化的中下级武士充当了领导力量,用武力推翻幕府守旧势力,保证国内改革的顺利进行。中国的守旧派势力强大,握有实权;维新派不敢发动群众,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导致改革措施无法实施。

  ③国际环境上,日本明治维新发生时。正处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争夺殖民地高潮未到。欧美各列强一方面正忙于国内的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另一方面正集中兵力侵略中国,客观上为日本的改革提供了一个有利的国际环境。中国戊戌变法发生时,世界资本主义已经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掀起了瓜分世界的高潮,中国成了列强瓜分对象,国际环境对中国改革不利。

  ④结果不同:一败一成。

  中国洋务运动、日本明治维新和俄国1861年改革

  相同点:

  ①都发生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

  ②背景相同,都是封建国家面临统治危机,走向近代化的改革。

  ③目的相同,都是要摆脱危机,实现富国强兵。

  ④方式相同,都是自上而下的改革。

  ⑤内容部分相同,学习西欧先进的生产技术,反映了资本主义发展潮流的不可阻挡性。

  不同点:

  ①性质上,中国是地主阶级改革,日本和俄国是资产阶级性质改革。

  ②内容上,中国未对封建制度作任何变动,仅仅单纯地引进和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军事技术;而日本和俄国改造封建制度,发展了资本主义。

  ③方式上,中国是在综理洋务的总理衙门和地方上办洋务的代表下所进行的与资本主义有密切联系的军事、经济、文教等活动;日本是在经过武装倒幕,肃清封建幕府势力的基础上实行的比较全面、广泛地向西方资本主义学习的改革;俄国是握有实权的沙皇代表贵族地主推行的改革。

  ④结果上,中国的洋务运动失败,没有走上富强之路,仍然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日本摆脱了民族危机,成为近代亚洲惟一强国;俄国虽然废除了封建农奴制,但改革很不彻底。

  洋务运动与维新变法

  相同点:

  ①都是在民族危机严重的社会背景下发生的;

  ②都是以清政府为主体而进行的重大政策调整;

  ③都涉及军事、经济、文化方面的改革;

  ④都主张向西方学习;

  ⑤都是中国近代化发展历程中的重要内容;

  ⑥虽然都失败了,但对历史发展的进程都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不同点:

  ①国际环境不同,前者发生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后者发生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

  ②阶级属性不同,前者代表地主阶级,后者代表资产阶级。

  ③目的不同,前者是要维护清王朝封建统治,后者是要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

  ④性质不同,前者是地主阶级改革,后者是资产阶级改革。

  ⑤内容不尽相同,前者只主张学习西方科技,后者主张全面学习西方,发展资本主义、实行君主立宪。

  ⑥影响不同,戊戌变法比洋务运动影响大。

  1861年改革同明治维新

  相同之处:

  ①所处时代相同:都发生在19世纪60年代;

  ②国内背景相同:封建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俄国为农奴制,日本为幕府统治;

  ③方式相同:都通过自上而下的方式进行;

  ④主观目的相同:都存在、保留和维护了君主及其统治;

  ⑤客观效果相同:都有利于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都促使本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都是本国历史发展的转折点;

  ⑥性质相同: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⑦结果相同:都成功了,但都保留了不少的封建残余且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尤其是对中国的侵略扩张。

  不同之处:

  ①面临的国际环境不同:俄国没有遭受外国的侵略,日本则受到了外国的侵略;

  ②清除障碍的激烈程度不同:日本要激烈一些,爆发了推翻幕府的武装斗争;

  ③影响的广度和深度不同:日本明治维新的影响广泛而深刻,使日本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危机,国力发展超过俄国,成为亚洲经济、军事实力最强的国家。

  苏俄新经济政策、美国罗斯福新政和中国改革开放的比较

  三次改革成功的原因:

  ①从本国的国情出发,抓住问题的实质,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

  ②调整生产关系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③适当照顾人民利益,赢得人民的支持。

  认识:

  三次改革各有特点,他们的成功说明了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不是某一社会制度中的特有产物,资本主义经济中有计划经济,社会主义经济中也必须市场化。

  社会主义改革比较

  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来,欧亚社会主义国家纷纷进行改革运动。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这场改革的背景。改革主要针对哪些问题而展开。试从经济、思想理论建设方面分析中苏改革一成一败的原因。

  (1)背景:

  ①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基础较为薄弱,与资本主义国家相比悬殊较大。

  ②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③苏联模式的教条主义忽略特殊国情,产生消极影响,前进步履维艰。

  (2)内容:

  ①强调国家主权独立。南斯拉夫的社会主义自治;中国一贯坚持独立自主,提倡和平共处。

  ②改革经济体制,政企分开,扩大企业自主权,减少国家对企业的干涉。典型事例是南斯拉夫的社会主义自治制度。

  (3)中苏改革成败原因

  中国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形成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果断否定“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和四项基本原则,并逐步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在吸引外资和先进技术时坚决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时刻警惕和打击西方的和平演变,社会主义建设成就举世瞩目,人民生活向全面小康发展,人民坚信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苏联长期脱离实际,受教条主义影响,不能很好地对外开放和借鉴学习资本主义的长处,戈尔巴乔夫改革时,没有在意识形态领域对西方和平演变进行有效的反渗透,而经济因改革失败而衰退,无法体现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引起人们对社会主义的怀疑。

  (4)启示:

  ①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重视国情,选择并完善建设道路。

  ②坚强有力的集体领导是改革成败的关键。

  以上就是历史选修中重大改革回眸的知识点回顾了,改革的部分主要是需要掌握它的背景、措施、作用和影响,以及相关改革之间的比较。希望这篇可以帮助大家对各个重大改革有更清晰的认识。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高二历史选修知识点归纳

微信扫码分享